《永川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永川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重庆市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区十五次党代会“2235”总体思路,将永川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永川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便于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方案》内容,正确理解执行,现对《方案》作出如下解读:
一、起草背景
直辖以来,永川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4.18亿元,增速9.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经济基础较好。同时,辖区内金融机构聚集度相对较高,除人行、银保监2家监管机构外,另有2家银行为片区行、15家保险公司为中心支公司,初步具备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因此,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作为未来五年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推进金融业态、金融功能和金融服务三大金融体系建设,将永川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金融中心,结合实际,制定了《方案》。
二、重点任务
1.丰富金融体系。一是打造功能性金融集聚区。建立和完善金融业态体系、金融功能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努力使永川区成为区域性的资金聚集中心,辐射渝西片区。二是壮大金融业规模。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来永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区域性总部,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永川产业实际拓展业务,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业态。丰富金融市场主体,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基金招商,丰富企业招商模式。
2.强化金融功能。一是优化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担保机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着力缓解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二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完善企业上市储备机制和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不断提升永川区的资产证券化水平,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三是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充分发挥保险业在服务地方治理、构筑民生保障方面的功能作用,鼓励保险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四是做优金融后台服务。依托永川大数据产业园,重点扶持发展金融后台服务机构,拓展金融产业链,拓展金融后台服务功能。
3.推动金融创新。一是深化普惠金融试点。利用“1+5+N”金融服务港湾和“1+2+N普惠金融服务到村”行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各级金融惠企政策,降低涉农和普惠小微贷款融资成本,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可获得性,推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二是探索绿色金融创新。鼓励支持园区、企业开展“零碳”示范园、“零碳”示范工厂、“零碳”示范项目建设。鼓励支持银行机构创新“绿创贷”“节水贷”“环保贷”“绿票通”等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探索打造一批基础性、功能性、标杆性的绿色金融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示范工厂。支持发展信贷、基金、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各类绿色金融工具。
4.优化金融环境。一是做好金融人才服务。完善金融人才公共服务,强化基础金融人才培养,坚持“校企合作”,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支持从业人员获取国际金融职业资格认证。二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完善监管信息系统。健全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新型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系统。健全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形成及时、高效的风险处置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