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重庆市永川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为加快推进永川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更好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部门《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21〕1380号)和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等27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发改社会〔2022〕54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区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并联合24个区级部门印发了《重庆市永川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为总体目标。明确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方向,按照2025、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提出了我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在全区1-2个镇街培育市级儿童友好社区,打造一批示范性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公园等。到2035年,儿童友好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全区50%左右的镇街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创建市级儿童友好城市。
第二部分为重点内容。共6章。对标对表重庆要求,从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儿童友好建设示范试点等六个方面提出32项具体落实政策举措,并做好部门责任分工,推动政策落实。6个方面内容分别为:
一是推进社会政策友好,践行儿童友好理念。包括强化儿童优先发展导向、城市规划建设体现儿童视角、建立健全儿童全方位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儿童友好事业。
二是推进公共服务友好,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包括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快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好体教融合发展、加强儿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儿童医疗资源供给、丰富儿童文化服务供给、加强儿童大数据服务。
三是推进权利保障友好,完善公益普惠儿童福利体系。包括完善儿童医疗保障服务、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四是推进成长空间友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包括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拓展儿童人文参与空间、开展儿童友好自然生态建设、提升灾害事故防范应对能力。
五是推进发展环境友好,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社会环境。包括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持续净化网络环境、筑牢安全发展屏障、防止儿童意外和人身伤害、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高儿童遭受伤害的紧急救护能力。
六是开展儿童友好建设示范试点。包括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市级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创建示范性儿童友好单位。
第三部分为组织保障。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支持、分类分批推进建设、加强监测评估、强化宣传交流等五个方面强化方案实施保障,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