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17年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383358705371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7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农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农业、林业、水务和畜牧兽医相关公共服务,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林业、水利和畜牧业健康发展。负责本镇辖区内农业服务、林业服务、水务服务和畜牧兽医服务;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 | |||
住 所 | 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东坡大道 | |||
法定代表人 | 王德刚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6 | 59.1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农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2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农业服务中心宗旨和业务范围于2017年9月1日变更为开展农业、林业、水务和畜牧兽医相关公共服务,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林业、水利和畜牧业健康发展。负责本镇辖区内农业服务、林业服务、水务服务和畜牧兽医服务;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树立全新理念,推动融合发展 发展思路决定发展出路,发展理念决定发展速度。今年以来,全镇农业农村工作明确了三大理念,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借鉴“项目化”抓工业成功经验,推动农业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生产方式、营销手段的理念转变,通过打造农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科技含量,塑造农业品牌,全面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水平,加强传统农业向现化农业转型升级。二是以产业融合理念推动农业链条延伸。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融合。充分利用优质粮油、名优水果、特色水产等优势产业资源,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以农贸市场为依托,建立完善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形成集群化、网络化农业发展新格局。三是以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理念引领农村建设。树立“互动融合”思维,用建设景区的理念来建设农村,用发展农业的成果来推动旅游发展,把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种养殖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 (二)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园区建设 强化农业园区建设,是整个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积极争取对接涉农项目,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进一步完善“一中心四基地”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构建完善“1+4+N”现代农业园区体系。“1”即“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加工中心”,“4”即“优质粮油、绿色蔬菜、名优水果、体验观光四大农业基地”,“N”,即“一村一品”,通过规划布局,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完善设施,整治环境等措施办法,上半年, 财政及农业业主共同投资2000万元,加快了园区建设,园区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形象。钰河湾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园区以业主合作的方式正在逐步盘活;引进国家级圆桂专业合作社基本建成水磨滩村优质粮油和农机宜体化基地;五根松柠檬基地投资400万元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档次形象;特色水产甲鱼等基地按照要求严格治污,实现达标排放,向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化基地发展。通过3-5年时间,力争把我镇来苏河区级特色效益农业园区建成重庆市级农业园区。 (三)明晰布局定位,做强特色产业 结合全镇“1+4+N”现代农业园区体系规划布局,实行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异发展。一是以“洪利食品”为载体,正在启动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加工中心建设;二是依托国家级圆桂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水磨滩、大松林、大双庆等村优质粮油和农机宜体化基地建设;三是搭建甲鱼、大闸蟹平台,在柏树桥村倾力打造永川特色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化基地,规模已近1000亩;四是围绕柠檬、葡萄、西瓜等水果主产区,在五根松、石牛寺、王坪等村做强名优水果产业,规模已过2000亩;五是在梳妆台、磨心桥、观音井、塔院等村建设绿色蔬菜基地,做好“菜篮子”工程;六是整合资源,强力推动“关门山、钰河湾”休闲旅游观光及养生基地建设,目前发展势头较好。 (四)发挥龙头带动,健全经营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内培“老农”、外引“新农”,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体系。今年上半年,全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个,其中农业企业2个、家庭农场5家、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1个;二是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强化“来苏香肠”、“来苏甲鱼”等名优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倾力打造“来苏大米”、“来苏红豆腐”、“来苏豆干”“艾八姐葡萄”等一批安全、优质、公信力高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价值。三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依托邮政、供销等电商平台,大力建设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点3个,聚合资源推动更多“来苏产”、“来苏造”产品上线销售。 (五)着力农村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按照中央、重庆、永川部署要求,进一步聚焦农村发展瓶颈,逐步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一是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强化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加大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与监管,逐步推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建设,稳步实施村组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二是深化水利体制改革。推动“河长制”改革,开展河库源头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水体污染综合防治,推动河流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目前“河长制”改革工作即将进入常态化、长效化管理阶段。 (六)强化基础建设,办好民生实事 争取及整合涉农项目,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路、沟、凼、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共享发展成果。重点实施“五大行动”:一是实施精准扶贫巩固行动。围绕“358户、865人脱贫人口及关门山市级贫困村的脱贫成果”目标,建立长效结对帮扶机制,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建立巩固稳定脱贫增收机制,接受国家验收。二是实施清洁乡村行动。重点实施“庭院环境整治”,今年打造5个示范清洁院落,3片示范清洁田园,已完成河库流域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停工作,推广生态水产循环养殖和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三是实施农田水利建设行动。全面完成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和“五水水利”工程建设,争取上级资金500万元,整治山坪塘70口,整治5-10万方蓄水量微小型水库9口,电力提灌站10个;争取上级资金650万,在塔院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2016年三峡、水库移民后扶项目建设工作。四是实施林业楠木行动。全面推广栽植楠木,凡有栽植意愿、条件和能力的群众、业主,并做出栽管承诺的,申请确认后,免费领用楠木苗用于庭院绿化、乡村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为广大群众储备绿色财富,增强珍稀木材战略储备。五是城乡饮水安全行动。力争尽快改造场镇老旧供水管网,逐步完成农村居民自来水入户,让群众喝上干净卫生安全的自来水,上半年王坪村实现了农村居民自来水入户全覆盖,关门山村农村居民自来水入户全覆盖设计方案已完成;进一步强化责任、增添措施,全面做好了水域、森林防火、农业企业等涉农安全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18-01-25 | |||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 情况属实。该年度报告已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 |||
填表人: 王德刚 报送日期:2018年0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