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年度报告(2020年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383450643214M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永川分校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永川分校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组织农业科普宣传教育;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镇街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培训活动;指导农民体育协会活动等。 | |||
住 所 | 永川区中山路官井沟4号 | |||
法定代表人 | 蔡敏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2 | 282.2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永川分校.公益 | 从业人数 | 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变更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0年永川区农广校紧跟上级步伐,围绕乡村人才振兴战略要求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全区乡村人才振兴发展,较好地服务了现代农业发展。 一、创新培训方式,确保培训效果,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2020年,培训市级高素质农民907人,认证123人;培训区级高素质农民830人、基层农技指导员180人;通过冬春大培训、科技大下乡、农民田间学校、网络教育传播等形式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2000余人次;推广运用“渝云农”、“中国农技”APP2000余人;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40人、农业经理人15人、农业科技示范户50户;培训扶持231户建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建设3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建设1个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10所农民田间学校,为永川区乃至全市农民培训实践参观学习提供了重要资源和技术指引;培养打造了全国“十佳农民”林其鑫、全国“百名优秀学员——扶贫致富带头人”陈邦琼、“重庆市英才计划乡村领军人才”周元贵、辛良琼等众多优秀的高素质农民企业家;永川区农广校荣获了“2020年市级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称号。 二、提高站位,磨砺锤炼,打造农广教育新作风 永川区农广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中心工作,凝聚发展动力,促进作风转变。建立“团结和谐、勤勉务实、创新超越、高效为民”的校训,健全完善了《绩效考核办法》、《岗位分工及职责》、《财务制度》、《会议制度》、《考勤制度》等13项内部管理制度,在执行中逗真碰硬。实行分工责任制,以人为本,因才施用,充分激发职工激情与智慧。形成了全校上下聚精会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合力,真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三、示范引领,耕耘奉献,发挥农广教育新作用 永川农广校重点结合区域特征、主导产业和农民需求,培训工作坚持“四新标准”,即:提升新理念、优化新课程、紧跟新业态、培训新农人。开展培训之前深入全区23个镇(街)、207村(社)研究摸底,掌握培训对象及其需求,科学设置培训方案和课程。结合培训对象产业情况、技术短板等,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性设置最有课程,实现培训课程精准。开展多层次、多产业、多形式的实地技术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促进农民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2020年度先进集体、2020年度体协先进集体。无投诉。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张瑞雪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