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年度报告(2020年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383MB1E44358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永川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保障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维护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负责全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生育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各项参保和待遇支付等有关事务工作;负责医疗保险异地就医信息统计、死亡退费工作;负责受理医疗保险特病申请资料和办证事务工作;负责医疗费用核实工作;负责医疗保险网络信息维护管理工作。 | |||
住 所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西路3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袁家羽 | |||
开办资金 | 36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永川区医疗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6 | 366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4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20年01月13日,根据《中共重庆市委编办关于同意永川区调整部分处级事业单位设置的复函》(渝委编办〔2019〕283号)精神和《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区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更名并调整机构规格的通知》(永委编委〔2019〕298号)文件要求,变更单位名称为重庆市永川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0年,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医疗保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全民医保、法治医保、智慧医保、满意医保”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主要工作措施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全面完成参保任务,及时保障待遇发放 采取形式多样宣传,2020年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10.75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1-12月居民医保就医225.91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5412人次;全区1065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资助,资助参保10302人,医疗救助17.71万人次,扶贫济困基金救助3009人次。 二、凝心聚力抓好医保扶贫,打赢医保脱贫“攻坚战” 充分发挥参保和资助两个台账的作用,贫困人员参保率达100%,实现了“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实施医保参保信息综合管理销号行动,利用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实现对贫困人口参保情况动态跟踪,防止因疫情出现贫困人口断保、漏助,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100%全覆盖。 三、切实减轻用人单位负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为切实减轻用人单位负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我区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要求,全面实施了阶段性减、缓征用人单位职工医疗保险费政策。1-12月,我区共为企业减征医保费2.05亿元,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加大医疗费用审核力度,规范医保服务行为 加强医疗费用审核,进一步规范协议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保障参保人员利益和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严格费用审核,规范初审、复审两级审核机制,坚持审核人员和审核机构按月轮转,审核情况周分析月报告制度,通过智能监控等手段,实现医疗费用100%初审。 五、积极推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落地见效 实施范围扩大由4家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参加4+7试点,扩大至全部28家区属、4家重庆市属在永共32家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首批续标采购完成进度304.9%、第二批采购完成进度209.4%,提前完成约定采购量;第三批已于11月1日实施,正稳步推进。 六、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继续扩面增量 全区已有50家医疗机构成功纳入全国跨省住院联网结算平台,开通西南片区异地门诊联网结算医药机构29家。通过优化备案流程,拓宽备案渠道,完善经办流程,取消就医地盖章等程序,实现了全市异地就医窗口备案实现“全渝通办”。 七、DRG付费改革顺利推进 永川区中医院和人民医院纳入DRG付费试点医院,探索基金总额预付下的多种支付方式,有序推进GRD试点付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蒋梁弦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