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中办〔2022〕33号
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2022年中山路街道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2022年中山路街道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
2022年3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山路街道2022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
为加强街道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2022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永川府发〔2022〕6号)、《重庆市永川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控较大事故、防较大灾害”为目标,以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为主线,以持续深化落实“十条措施”、“12个专项监管行动”和“企业一线岗位员工安全责任制”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深入整改“两个不到位、两个不扎实”等突出问题,严控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和因灾致人死亡(失踪)责任事件,以高水平安全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施永川“2235”总体发展思路保驾护航,为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重点任务
(一)抓“十条措施”,强化政府监管责任落实
1.强化党政领导示范履职。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永川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特别规定(试行)》,进一步完善街道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强化领导干部对分管范围责任落实和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进一步厘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职责,消除监管盲区,杜绝推诿扯皮。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重点,严格落实常态化安全监管“十条措施”和“12个专项监管行动”,党政领导做到“日周月”调度检查、督促落实。
2.强化监管部门务实履职。街道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将安全工作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要将“十条措施”各项任务要求明确到人,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指导督促企业健全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日周月”隐患排查清单,务实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3.强化督查考核问责问效。街道安委办、减灾办要发挥安全领域的监察作用,运用好安全监管“七种形态”和专项考核“指挥棒”,采取明查暗访、督办交办等方式,督促各村(社区)、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自觉履职、措施落地见效。要坚持常态化调度安全生产工作,曝光警示、严肃处理发现的问题。
(二)抓“一线责任制”,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4.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严格实施《重庆市永川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别规定(试行)》,认真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评价规范,将其作为评价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依法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本人及各层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职责,挂牌明责、照单履职;要坚持长期抓标准化建设,建立落实双重预防机制,以构建符合生产经营实际的企业管理体系为核心,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要常抓“日周月”隐患排查,落实重大(重点)风险隐患“三个层级”责任管控;要在关键环节建立“总工程师”制度,在高危行业企业设置总工程师岗位,强化对技术方案措施编制、论证、决策、实施的监督,增强安全管理效果;推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5.推动企业落实“一线责任制”。全面推行“两单两卡”落实企业一线岗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完善企业考核奖惩制度,将企业一线员工全员参与研究、编制、学习、应用、操作“两单两卡”作为评价重点。2022年5月底前,街道完成本辖区现场会议,全面推广试点工作经验,2022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一线责任制”工作。
(三)抓严格执法,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依法治理
6.坚持执法“清零”和执法强度提升。围绕重大风险、重大隐患和突出违法行为,严格开展检查诊断、行政处罚、整改复查“三部曲”闭环执法,严格落实“执法清零”和“执法强度”提升要求。
7.坚持联合惩戒和鼓励群众举报。落实全区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办法,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安全生产失信人的联合惩戒力度。加大对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的宣传力度、广度、深度,扩大社会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强化对举报案件的调查处理和奖励兑现。强化综合打非工作,加大对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违法行为的打击处理力度。
8.坚持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刑法修正案(十一)》《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重庆市消防条例》《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重庆市消防设施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重庆市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建设指导意见》。依法依规行使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权限,实施“互联网+执法”系统,提高执法规范化、精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四)抓专项整治,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9.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强化“交账”意识,严格对单自查,全面梳理各项任务的完成进度,逐一评估销号,确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标,全面总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积极推动矿山、危化、工贸、交通、建设、消防、燃气等重点行业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领域,立足“两个根本”建立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长效机制。
10.推进“两重大一突出”专项整治。聚焦重大风险、重大隐患和突出违法行为,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盯紧抓牢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持续打击私挖滥采矿山资源等违法行为。深化道路交通“三化六体系”建设和农村道路隐患整治,完善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实施公路安防设计符合性审查,新建农村生产便道安防工程要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常态化落实“一校一策”,确保农村学生安全出行。落实“一桥一人一档一策”要求,完成桥梁安全隐患整治。持续开展建设施工“两防”和管理人员到岗履职存在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推广防高坠“安全带-生命线”应用,严厉打击无证施工和违法发包、转包、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持续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专项整治,加大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力度。深化工贸行业“四涉一有限一使用”专项整治。强化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古建筑、老旧小区、人员密集场所等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专项整治。统筹推进安全乘梯守护行动。强化全域旅游安全管理,提升游客、群众安全幸福指数。
11.推进灾害防治基础建设。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八项工程”建设。按照“冬春强基础、汛期抓应急”思路,统筹推进冬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损毁工程修复和水库隐患整治、易涝点整治、地质灾害隐患治理,配合区级部门开展堤防工程、水库、防火公路、消防水池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水旱、地质地震、气象、森林火灾等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管理体制,推进街道预警规范化体系建设。
(五)抓基层基础,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2.加强基层“五有八化”建设。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条件、有能力、有规则”要求,围绕机构设置、职能职责、人员配备、设施装备、执法检查、监管监控、工作制度、救援队伍等8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建设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加强街道应急管理人员和资金保障,配齐应急管理执法装备,统一着装。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健全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网格化管理体系,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和防汛、消防等救灾设施设备,建设村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站,畅通安全通道。
13.加强城市安全发展基础建设。强化城市规、建、管等各环节安全管控,围绕责任落实、夯实基础、风险辨识、严格管控、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等8个方面,精准抓好城市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纳入安全发展示范镇街创建内容,推动社区达标建设。持续开展城市体检和安全评估,探索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工作。
14.加强全民安全素质教育培训。持续开展应急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农村“五进”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等活动。积极制作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宣传片、警示片、教学片,采取挂横幅、贴标语、搞演练、户外播视频等方式,大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提升广大市民安全意识。加强“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危险化学品、交通、建设、矿山等重点行业员工安全生产技能水平。
15.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专业化水平。探索建设街道应急管理信息化调度指挥中心,提升重点部位(场所)、重要装置、重点风险点(隐患点)事故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
(六)抓应急准备,及时有效处置各类事故灾害
16.抓好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加强风险研判和应急资源调查。精准构建事故灾害情景,推广落实应急预案简明化、专业化、实战化和应急处置卡“三化一卡”要求,针对性修订应急预案和开展实战化演练,落实现场指挥官制度。
17.抓好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强化能力建设,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对物资、装备、器材等及时更新维护。
18.抓好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完成街道物资储备库更新补充,加强应急抢险物资装备精准调度管理,确保救灾物资及时按要求运抵受灾区域,确保满足紧急转移安置需要,确保受灾困难群众“五有”生活保障率达到100%。
19.抓好紧急管控避险措施落实。严格落实应对极端暴雨和城市内涝应急处置规范。加强宣传媒体、通信手段对重要信息的传播推送,全面推行重要预警信息“叫应”机制。建立完善区域、行业、单位、部位灾害预警“熔断”机制,严格落实“禁、停、撤、疏”等紧急管控措施,精准规划不同灾害情况下的疏散范围、撤离路线和避险场所,切实防范各类极端灾害。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守住安全红线、筑牢安全底线,确保各项安排部署落实到位。优化街道安委会、减灾委运行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持续实施安全专项资金机制,与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强化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资金保障。
(二)完善技术支撑。建立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专家指导机制,推动专家服务对行业部门和企业提供双向支撑。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定期开展“进企业、到车间、查隐患、促整改”专家服务。落实重点时段保障机制,在重要节点和特殊敏感时期,邀请专家或专业机构开展重点检查,对高危企业、重点单位和各类大型活动等进行安全检测评价。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国家关于应急系统准军事化管理的统一部署,加强对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和关心关爱,不断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积极参加全区干部应急大培训,加强街道应急人才队伍建设,增强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努力提升做好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