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00383009338294M/2022-00136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南大街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2-10-17 | 发布日期: | 2022-10-17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南大街街道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有效性: |
永南大街发〔2022〕74号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关于印发《南大街街道突发性环境
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村(居)民委员会,有关科室,有关单位:
现将《南大街街道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落实。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2022年10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预案编号:YCNDJD001
预案版本号:2022年10月第1版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
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22年10月30日第1版2022年11月01日实施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发布
目录
1.1 目的
为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健全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南大街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南大街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实施有效的预防和监控措施,尽可能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通过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迅速响应和开展有效的应急行动,有效消除、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危害和影响,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当地环境和周边水资源安全,维护公共秩序、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南大街街道实际情况,特编制本预案。
1.2 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2.1 指导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构建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目标,同意规划、分布实施,突出重点、规范环境风险防范的管理、落实防范措施、提高防范能力,保障南大街街道的协调与健康发展。结合南大街街道的实际情况,把握南大街街道的发展规律,坚持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正确处理南大街街道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解决南大街街道建设与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努力改善南大街街道环境质量,提高应对突发风险事故的能力,保障南大街街道周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南大街街道经济健康发展。
1.2.2 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广泛宣传,增强企业、公民的环境安全意识;针对性开展风险源调查工作,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的日常监督管理,强化、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能力,加强整改、努力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力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影响。
(2)坚持统一领导,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南大街街道、企业两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指挥体系,形成南大街街道、企业两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类指挥、综合协调、逐级提升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体系。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不同类型,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各专业队伍的优势,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坚持资源整合,综合协作的原则。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整合现有环境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和环境监测网络,充分利用南大街街道专家资源,建立专兼结合的应急队伍,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
1.3 编制依据
1.3.1法律及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九号)(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修订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六十九号)(2007.1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2014.12.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81号)(2021.4.29修订);
[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9]《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6.1.8);
[1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13号);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国办发[2007]52号);
[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2010.9.28);
[1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第34号令)(2015.6.5);
[14]《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
[1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16]《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8.1);
[17]《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转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环〔2015〕30号;
[18]《重庆市365网站是正规平台吗_365bet足球网_bt365博彩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6]22号);
[19]《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渝环办发[2016]110号);
[20]《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2016.3.1);
[21]《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4]34号);
[22]《关于加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的通知》(渝环[2014]121号);
[23]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号)。
1.3.2标准、规范、文件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
[2]《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01月24日
[3]《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4]《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
[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2218-2018);
[7]《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 30077-2013);
[8]《危险化学品目录》(2018年版);
[9]《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修订);
[1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
[11]《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
[12]《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13]《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名录》(环办【2014】33号);
[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1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1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
[2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23]《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
[24]《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30000.2-2013~30000.29-2013);
[25]《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13);
[26]《水体污染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运行管理要求》(Q/SY1310-2010);
1.3.3其他资料
[1]重庆市永川区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2020年10月);
[2]《重庆市永川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0年版);
[3]南大街街道辖内各入驻企业环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预案等;
[4]其它与南大街街道有关的人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
1.4 事件定义及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主要包括水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噪声与振动危害事件、固体废弃物污染事件、农药与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事件、放射性污染事件及自然保护区破坏事件等。
按照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1.4.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10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1.4.2 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1.4.3 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4.4 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南大街街道管辖范围内入驻的企业以及南大街街道的公共设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即南大街街道内从事与生产、储存、运输等活动相关企业及公共设施发生以下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时,应按照本应急预案执行。具体包括:
(1)南大街街道内各企业危化品储存、使用等过程发生泄漏,引起爆炸、火灾等,从而引起环境污染事故;
(2)各企业原辅料涉及危化品及废液等在运输过程发生突发环境事故,从而引起所在区域河流水质的环境污染事故;
(3)南大街街道内各企业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4)南大街街道内其它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
(5)环境突发事件次生、衍生的环境事件。
南大街街道环境污染事故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途径多、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本预案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机制,提高南大街街道的环境管理水平和应对环境突发事故的能力。
1.6 基本任务
1、坚持不懈抓安全生产,建立环境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着力消除环境事件隐患。环境突发事件应该秉承预防为主、控制为辅的原则。通过对南大街街道内的环境风险目标有效日常监控和安全生产的常抓不懈,建立健全环境应急事件预警工作机制,尽最大努力将环境突发事件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前。
2、控制危险源扩散,阻止事态恶化。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及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实行有效救援。南大街街道在规划的辖区范围内,一旦出现环境污染等突发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堵源,控制事故继续扩展(例如:若污染物进入水体,应及时告知下游,根据污染程度决定是否停止用水)。
3、抢救受害人员,避免人身伤亡。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在应急救援的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和安全迅速转移伤员,以最大限度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
4、指导群众防护和撤离,保护受影响人群健康。鉴于化学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的特点,在事故现场实施警戒并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保护,并向上风方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并在撤离过程中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5、做好现场清销工作,最大化消除环境污染后果。对事故外溢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销、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1.7预案体系
本次南大街街道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综合应急预案。与南大街街道入驻企业应急预案互相衔接,与重庆市永川区有关应急预案互相衔接。
南大街街道综合应急预案经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收集相关资料,经内部讨论,外部评审专家组审查,修改完善后由街道办事处批准并发布实施。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根据相关部门规定执行。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及与外部应急预案关系示意图见图1。
应急预案体组织机构关系示意图见图1。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相关应急预案
提供信息
提供支援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应急预案
相互协作、
相互联动
南大街街道入驻企业
图1南大街街道应急预案体系及与外部应急预案关系示意图
2.1 南大街街道基本情况
南大街街道地处永川区城市南部城乡结合部,地域面积78.2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户数(户)25522户,总人口67983人,人口密度869人/km2。辖区内电力、天然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备,物产资源丰富。南大街街道东邻中山路街道,东南与卫星湖街道毗邻,南接五间镇,西南与吉安镇相邻,西部与来苏镇接壤,西北部与青峰镇相邻,北面与胜利街道相邻。辖区有南大街红十字医院、南大街教管中心等文化教育单位。详细地理位置示意图详见附图1。
目前,南大街街道潜在风险企业5家等。南大街街道基本情况见表2-1。
表2-1 南大街街道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1 | 南大街街道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
2 | 级别 | 处级 |
3 | 联系电话 | 023-49832042 |
4 | 区域经纬度 | 东西E105°80′86″~105°93′06″,N29°27′84″~29°31′42″ 南北E105°83′97″~105°90′97″,N29°21′47″~29°34′91″ |
5 | 占地面积 | 78.2km2 |
6 | 南大街街道潜在风险单位数 | 5家(在运工业企业5家) |
2.2南大街街道企业清单及风险识别
本次风险识别重点关注在产企业。根据现场踏勘及南大街街道提供的资料,南大街街道在产企业一般以上风险企业5家,分别为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黄202井。
企业详细情况详见表2-2。
表2-2永川区南大街街道环境风险企业一览表
序号 | 单位名称 | 地理坐标 | 地理位置 | 环境风险等级 | 废水(事故水)去向 | 环境风险物质种类与数量 | 可能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别 | 风险类型 | 近五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数量 | 备注 |
1 |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 105°52′14″,29°16′6″ |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办事处黄瓜山村 | 一般 | 临江河 | 草甘膦:27t;氨水:2t;2-甲-4氯钠盐:5t;多效唑:4t;禾草丹乳油:4t | 泄露 | 水 | 0 | 运行 |
2 |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 | 105°52′37″,29°19′40″ |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办事处麻柳河二社、三社 | 一般 | 临江河 | 盐酸:3t;氯酸钠:1t;聚氯化铝:10t | 泄漏、燃烧、爆炸事故;环境污染、腐蚀 | 水、大气 | 0 | 运行 |
3 | 黄202井 | 105°50′41″,29°16′49″ | 永川区南大街兴隆村 | 一般 | 临江河 | 甲烷 | 气井坍塌、井喷以及储气设施泄漏、输气管线泄漏等 | 水、大气 | 0 | 开采量:13万m3/d |
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 | 105°54′3″,29°20′16″ | 重庆市永川区火车站南路45号 | 较大 | 临江河 | 汽油:9720t;柴油:10530t;煤油:162t | 汽油、柴油的泄漏、成品油储罐区的火灾爆炸事故 | 水、大气 | 0 | 运行 |
5 | 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 | 105°84′05″,29°27′45″ |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兴隆村蒋家坝村民小组 | 一般 | 临江河 | 汽油:3150t、柴油:4950t、柴油尾气处理液40t | 汽油、柴油的泄漏、成品油储罐区的火灾爆炸事故 | 水、大气 | 0 | 运行 |
2.3 固定危险源和重点预防目标
基于环境风险识别,南大街街道潜在环境风险入驻企业固定环境风险源见表2-3。
表2-3南大街街道潜在环境风险入驻企业固定环境风险源一览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风险单元 | 涉及主要环境风险物名称 |
1 |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 化学品库房 | 草甘膦、氨水、2-甲-4氯钠盐、多效唑、禾草丹乳油 |
危险废物暂存区 | 危险废物 | ||
2 |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 | 物料库房 | 盐酸、氯酸钠、聚氯化铝 |
3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 | 油库 | 汽油、柴油、煤油 |
4 | 黄202井 | 气井、储气区 | 气井坍塌引起井喷等引起天然气泄漏、输气管线泄漏的甲烷等气体 |
5 | 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 | 储油区、加油区 | 汽油、柴油、柴油尾气处理液 |
2.4 流动环境风险源和重点预防目标
结合南大街街道主要固定环境风险源的识别和环境风险预防目标,南大街街道相关企业风险物质运输情况一览表见表2-4。
表2-4南大街街道风险物质运输情况一览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涉及主要环境 风险物质名称 | 年运输量(t) | 储存位置 | 是否属于 重大风险源 |
1 |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 草甘膦 | 27 | 化学品库房 | 否 |
氨水 | 2 | 化学品库房 | |||
2-甲-4氯钠盐 | 5 | 化学品库房 | |||
多效唑 | 4 | 化学品库房 | |||
禾草丹乳油 | 4 | 化学品库房 | |||
2 |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 | 盐酸 | 3 | 化学品库房 | 否 |
氯酸钠 | 1 | 化学品库房 | |||
聚氯化铝 | 10 | 化学品库房 | |||
3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 | 汽油 | 9720 | 储油区 | 否 |
柴油 | 10530 | 储油区 | |||
煤油 | 162 | 储油区 | |||
4 | 黄202井 | 天然气(甲烷) | 4745万m3 | 储气装置 | 否 |
5 | 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 | 汽油 | 3150 | 储油区 | 否 |
柴油 | 4950 | 储油区 | |||
柴油尾气处理液 | 40 | 储油区 |
根据入园企业的统计,由上表可知,按《危险化学品名录》(2021)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标准识别,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为草甘膦、氨水、2-甲-4氯钠盐、多效唑、禾草丹乳油、盐酸、氯酸钠、聚氯化铝、汽油、柴油、煤油、天然气等。
2.5重点保护目标
2.5.1大气环境风险受体
根据现场调查,南大街街道的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包括商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主要功能区域内的人群、保护单位。本次风险评估中南大街街道的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分布情况见表2-5。东南与毗邻,南接,西南与相邻,西部与接壤,西北部与相邻,北面与相邻。
表2-5 大气环境风险受体一览表
序号 | 环境保护 对象 | 与本街道位置关系(最近分区/方位) | 与本街道 范围最近距离 | 特征 |
1 | 南大街街道 | 本街道辖区范围内 | / | 幅员面积78.2km2,总户数25522户,总人数67983人,人口密度869人/km2 |
2 | 中山路街道 | 本街道东面 | 通过已建公路与本街道相隔 | 幅员面积54.3km2,总户数63299户,总人数160298人,人口密度2952人/km2 |
3 | 卫星湖街道 | 本街道东南 | 通过已建公路与本街道相隔 | 幅员面积67.8km2,总户数13412户,总人数39333人,人口密度580人/km2 |
4 | 五间镇 | 本街道南 | 通过已建公路与本街道相隔 | 幅员面积37.70km2,总户数8449户,总人数25832人,人口密度685人/km2 |
5 | 吉安镇 | 本街道西南 | 通过已建公路与本街道相隔 | 幅员面积60.0km2,总户数9469户,总人数29099人,人口密度485人/km2 |
6 | 来苏镇 | 本街道西 | 通过已建公路与本街道相隔 | 幅员面积93.2km2,总户数18905户,总人数55209人,人口密度592人/km2 |
7 | 青峰镇 | 本街道西北 | 通过已建公路与本街道相隔 | 幅员面积49.1km2,总户数9244户,总人数26716人,人口密度544人/km2 |
8 | 胜利街道 | 本街道北 | 通过已建公路与本街道相隔 | 幅员面积37.4km2,总户数42291户,总人数109767人,人口密度2935人/km2 |
2.5.2水环境风险受体
本次风险评估中南大街街道水环境风险受体分布情况见表2-6。
表2-6南大街街道内水环境风险受体一览表
序号 | 环境保护对象 | 位置关系(最近分区/方位) | 特征 |
1 | 临江河 | 本街道境内东北 | 区内长度74.0km,集雨面积556.48km2,本辖区内20.71km。集雨面积155.74km2。水域功能:景观用水,适用功能类别:IV。 |
2 | 大沟水库 | 本街道黄瓜山村。经纬度:105°50′5″,29°14′47″ | 水库型,黄瓜山村自来水用户协会,小型集中供水点。一级保护:水域范围:整个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陆域范围: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纵深100米范围内的陆域,但不超过分水岭。二级保护:陆域范围:正常水位线以上(一级保护区以外)库周纵深100米范围内的陆域,但不超过分水岭。适用功能类别:III。 |
2.6南大街街道风险防范措施现状
2.6.1 固定风险源与防范措施
在南大街街道潜在环境风险入驻企业中,有3家企业编制了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并在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备案。南大街街道内固定风险源风险防范措施见表2-7。
表2-7各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南大街街道 | 企业名称 | 环境风险概况 | ||
环境风险 物质 | 环境风险类型 | 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治措施 | ||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 草甘膦、氨水、2-甲-4氯钠盐、多效唑、禾草丹乳油 | 水环境 | 风险物质贮存区间设有围堰,贮存库房地面作防渗处理,设置有应急事故池 | |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 | 盐酸、氯酸钠、聚氯化铝 | 大气、水环境 | 风险物质贮存区间设有围堰,贮存库房地面作防渗处理,设置有应急事故池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 | 汽油、柴油、煤油 | 大气环境、水环境 | 风险物质贮存区间设有围堰,贮存库房地面作防渗处理,设置有应急事故池,设置有监控系统、静电消除系统等 | |
黄202井 | 天然气 | 大气环境、水环境 | 设置严格措施严防气井坍塌导致井喷、储气设施和输气管线泄漏等造成天然气泄漏措施 | |
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 | 汽油、柴油 | 大气环境、水环境 | 储油罐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按照(GB50156-2021)及其他消防相关配置消防设施,落实各设备间及站外构筑物安全间距;采用全密封式卸油法和加油技术; 设置三段式隔油池,加油站油罐及其金属附件做好防雷工作;消除静电措施等。 |
防范措施:风险重点防范企业均应在出现泄漏事故时,将围堰、收集系统的污水切换至事故池进行收集,并经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应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进行整改;同时检查黄202井气井坍塌引起井喷等导致天然气泄漏措施的落实情况和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的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2.6.2移动风险源及防范措施
根据已经备案的《重庆市永川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永川区境内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全为陆运,且永川区境内移动源运输路线未划定固定路线,永川区目前共有7家危险品运输企业(其中2家危险品运输企业位于永川区松溉镇,5家危险品企业位于永川城区),年运输危险货物能力约40.19万吨。全区共有危险品运输车辆264台,全部都安装了GPS监控设备,这些运输车辆在通过本街道辖区时,存在运输风险。
(1)南大街街道危险化学品运输路线
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南大街街道运输的原辅材料中化学品数量较小,外购货物和外销产品的运输包括城市道路、南大街街道道路和村村通公路。进入本街道辖区企业所需的草甘膦、氨水、2-甲-4氯钠盐、多效唑、禾草丹乳油、盐酸、氯酸钠、聚氯化铝、汽油、柴油、煤油等原料来自于重庆周边地区,主要采用汽车运输,潜在风险主要是路基不平或发生车祸导致的储罐损坏、罐内液体泄漏从而污染公路沿线的土壤、地下水或有毒物料经明沟流向地表水系污染地下水。从输运路线看出,南大街街道企业生产原料运输要经过内三环高速公路、永师路、科园南路及村村通公路等城市道路和桥梁及隧道等。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将造成交通堵塞、人员伤害及水体污染。另外,运输人员玩忽职守,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罐体(防晒、防雨、粘贴标志等)、未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关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规定(第37~46条)等引发危险事故;运输企业非法改装车辆,如平板货车加装罐体、罐体容积与行驶证核定质量不相对应、变更行驶证、罐体达到报废标准未报废等,也容易导致泄漏甚至爆炸等危险事故发生。
通过现场调查,南大街街道未指定专用危化品运输路线,企业自行规划运输路线。南大街街道内企业危化品运输路线应尽可能绕开南大街街道内集中敏感点。
(2)南大街街道环境风险物质运输情况
南大街街道内企业的原料和产品基本不存在互供关系,不存在管道运输方面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多采用公路运输来实现。进入本街道辖区企业所需的草甘膦、氨水、2-甲-4氯钠盐、多效唑、禾草丹乳油、盐酸、氯酸钠、聚氯化铝、汽油、柴油、煤油等原料来自于重庆周边地区,通过南大街街道和市级的公路来实现南大街街道企业大量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环境风险物质在运输中,由于受到多次搬运装卸,因温度、压力的变化;重装重卸、操作不当;桶容器多次回收利用,强度下降,桶盖垫圈失落没有拧紧,安全阀开启,阀门变形断裂等原因,均易造成气体扩散、液体泄漏、固体散落,出现程度不同的渗漏,甚至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或污染环境等事故,对运输路线两侧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伤。
防范措施:进入本街道辖区企业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运输公司运输,环境风险较小;运输采用专用槽车运输,承运方、驾驶员和押运人员必须有油品运输资格证;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容器、设备等,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运输业户要制定车辆检查检验制度,严格执行车辆技术状况的日常和定期的检查检验。南大街街道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道路建设进程,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对南大街街道发展建设的促进作用,提高运转效能,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低害的公共客货交通系统和以南大街街道干道为骨架、多种交通方式协调的道路交通系统。
(2)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向指定的铁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托运物品必须与托运单上所列的品名相符,托运未列入国家危险化学品名录内的危险物品,应附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技术鉴定书。
(3)危险物品的装卸人员,应按装运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摩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4)危险物品装卸前,应对车(船)搬运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对装有剧毒物品的车(船),卸车后必须洗刷干净。
(5)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
(6)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运输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运输。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温度较高地区装运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危险物品,要有防晒设施。
(7)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
(8)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运输危险物品的行车路线,必须事先经过当地公安交警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不可在繁华街道行驶和停留。
(9)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10)蒸汽机车在调车作业中,对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必须不少于2节的隔离车,并严禁溜放。
(11)运输散装固体危险物品,应根据性质,采取防火、防爆防水、防粉尘飞扬和遮阳等措施。
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安全防护要求:
(1)危险品运输时,运输工程中不得与其它化学危险品同车运输,运输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的要求悬挂标志;
(2)要指派具有危险化学品押运资质、持有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书的人员的人员负责押送,运输期间严禁搭载无关人员,随车应配备相应的救护、防护用品,车辆严禁超载、超限;
(3)应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危险化学品运输实行资质认证制度,办理相关手续和遵守危险品运输有关规定,对于运输车辆、槽、罐应采取专业生产厂的产品,加强车况管理,避免出现事故;
(4)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包装,并向承运人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情况。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应当按照规定添加。托运危险化学品的还应提交与托运的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在危险货物装卸、保管、贮存过程中,应当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和保管要求,轻装轻卸,分区存放,堆码整齐,防止混杂、撒漏、破损,不得与普通货物混合存放;
(6)运输路线的选择,应按规定的路线,尽可能避开人口稠密区、闹市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过桥时应减速行驶;
(7)在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或者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事故,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和本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报告,说明事故情况、危险货物品名、危害和应急措施,并在现场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置。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南大街街道入驻的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等企业,针对本企业生产工艺特点及产品特性,在原料库等危险源设有防护围堤和事故应急池,同时还配备有消防沙和消防沙袋以及消防器材、堵漏工具、岗位人员配备等,能保证现场应急处理(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启用。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应急救援设施设备与物资。
3 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组织系统
3.1 应急救援指挥部
为确保本预案能顺利有效实施,成立南大街街道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由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彭万明任总指挥,由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杨寿兵任常务副总指挥,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武装部部长戴军、办事处副主任陈瑞东、朱旎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南大街道各部门组成。
3.2 应急救援专业组
指挥部内设3个专业组:应急救援组、应急疏散组、综合组。
3.2.1 应急救援组
由街道建环中心(负责环保工作)张建任组长,成员为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村民委员会主任。主要任务是为现场救援提供技术对策和处置方案。负责指挥消防队和企业救援队伍实施抢救行动,负责消防灭火、防爆、泄漏处理、人员抢救等。
3.2.2 应急疏散组
由街道应急办主任刘定勇任组长,成员为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村民委员会主任,街道综合执法办(负责武装工作)郑加强、街道综合执法办主任刘新春、南大街派出所所长刘戟任副组长。主要任务是联系附近交巡警赶赴现场,协助交巡警对事故现场的治安、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联系附近医疗资源,调集医疗机构到现场对伤员实施急救和重伤员转运救治,并提供医疗救治中的必要车辆支持。
3.2.3 综合组
由街道党政办主任王建军任组长,成员为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村民委员会主任,主要任务是负责救灾抢险物资保障、资金保障和善后事务处理。主要任务是联系区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专家对环境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同时,积极配合上级事故调查组做好事故调查工作。联系协调各新闻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对事故的报道工作。
3.3应急救援实施单位
环境应急救援实施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已入驻及拟入驻本街道辖区范围内的企业,重点单位是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等企业。
3.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关系
永川区区政府统筹管理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指挥部,指挥部管理监督南大街街道内各企业应急救援组织,各企业应急救援组织负责环境突发事件的报告和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施。
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4.1 应急救援指挥部
1、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织编制《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召开例会、组织指挥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演练经验,补充、修改和更新本预案。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救援命令和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行动,保证灾情发生后,当班人员迅速准确到位、熟练操作、及时制止灾情的蔓延和扩大;向上级报告,必要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发出救援请求;向附近企业和居民通报事故情况;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组织并迅速恢复生产。
2、总指挥
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本预案的启动进行决策,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抓好《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所涉及到的各项工作;遇“突发环境事件”,总指挥因故不在本区时按名单顺序代理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4.2 应急救援专业组
应急指挥部领导下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应急救援组、应急疏散组、综合组)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执行指挥部指令完成既定应急任务,并及时反馈现场救援现场信息并协助指挥部决策。
负责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的接报,开展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工作;接到有关环境污染事件的紧急报告或信息,尽可能详细、全面地了解情况,做好笔录,并立即上报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传达和执行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编写事件处理结果报告;与区应急管理局、永川区环境监察支队等部门建立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交流渠道,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准确;负责应急处置结束后的事故调查处理;负责落实应急过程中各种临时、紧急会务的安排、记录;负责传达落实南大街街道、永川区人民政府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关于应急处置的指示和批示;及时更新应急队伍联络方式,并确保通讯24小时畅通;提供和解决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所需人员、设备、车辆、物资等;负责安排应急人员的临时食宿等其他各项后勤保障;负责上级部门、领导及参与应急的外部单位与人员的接待工作。
在接到事件举报和报告后,在第一时间内到现场核实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初步判定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响应等级,并上报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情况,迅速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工作,收集与事件发生有关的材料,包括实物取证、摄像录像、询问事件目击者及当事人,查明环境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污染种类、污染范围、污染程度、发展趋势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等,尤其是否存在事故连锁效应和事故重叠引发的可能性及后果;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现场情况和调查情况;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隔污染物质排放和扩散;负责事故抢险及事故救援;指导企业之间的物资协调;负责事故抢险及事故救援。
4.3应急救援实施单位
环境应急救援实施单位特别是其中的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等企业应当负责抓好企业所属危险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定危险化学品处理方面相应的“企业应急预案”并报永川区环境监察支队备案,同时抄送南大街道办事,组织环保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提出建议,并组织落实环境应急演练工作。
5 南大街街道环境应急事件分类
根据环境风险物质的危险程度、环境风险物质泄(洒)漏量、紧急状态(爆炸、燃烧等)以及事件可能造成的污染范围和影响人口,将环境应急事件划分为企业类、南大街街道类、区域类及跨地区移动性四种类型。
5.1 企业类事件
发生少量环境风险物质泄(洒)漏、燃烧,对本企业人员、设施造成局部伤害和毁坏,对企业外不构成威胁危害的事故。企业级救援以企业自救为主,视情节严重情况请求南大街街道级救援支持,但事件发生单位必须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警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及自救处理情况。
5.2 南大街街道类事件
发生少量环境风险物质泄(洒)漏、燃烧,对南大街街道内其他企业构成威胁危害的事件。须启动南大街街道级救援,视情节严重情况请求永川区级救援支持,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须向永川区应急指挥部报警并向永川区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通报。
5.3 区域类事件
1、一般工业企业发生区域类事件
南大街街道发生较大范围的环境风险物质泄(洒)漏、燃烧、爆炸事故,造成运输沿线人员受伤、中毒或较大财产损失,对周边地区社会造成危害和威胁的事件。该级事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组织南大街街道自救同时,要立即向永川区应急指挥部请求救援,必要时向重庆市应急指挥部请求救援。
2、黄202井发生区域类事件
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定为三级,一级险情包括: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井喷及井喷失控,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集体中毒;二级险情:溢流,井漏,一般火灾爆炸事故,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物资的泄露;三级险情:除一、二级外的其他险情。二级和三级定性为一般,涉及组织单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开发事业部、钻井队和永川区生态环境局。
井喷及井喷失控定为一级。涉及组织单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开发事业部,钻井队及其管理单位、当地政府。必要时是可增加到重庆市政府和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响应程度依次增强。
如果黄202井发生气井坍塌、井喷等突发环境事件时,作为街道这一级行政机构的主要任务,更多的是在上级指挥部的指挥下参与应急救援工作。若得知黄202井发生气井坍塌、井喷等事件,应立即向重庆市应急指挥部、永川区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在上级应急指挥部的安排下,紧急疏散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疏散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作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地当时的上风向。对爆炸、热辐射可能威胁到的居民,指挥部应立即和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每位接到撤离通知的员工和群众应按下列程序撤离:
① 群众由当地政府组织撤离;
② 无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者用干净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③ 逃生时要注意风向,一要沿上风(逆风)方向逃生,二要沿着地面上的高处跑,不要接触低凹处的水源。若所处位置沿上风方向逃生时的近道要经过泄漏气体严重污染区,则横向绕道避开吹来的下风,到达非污染区后,再沿上风方向逃生;若所处位置在事故点下风方向的较远处,且风速较小,不能沿上风方向逃生而又无横向逃生小道时,可以最快捷的方式顺风逃生到有横向绕道的地方,再横向逃生避开污染区后向上风方向及沿着地面上的高点方向逃生。当所处位置离事故点很远时,则只要偏离风向往离站场越来越远的方向逃生即可。
④ 时间就是生命,紧急逃生时,不要因收贵重物品等事宜延误时间,并且要轻装撤离逃生。
5.4 跨地区移动性事件
即环境风险物质在南大街街道外跨地区运输发生泄漏、火灾和爆炸事件。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或者输送管道,由于发生突发性事故导致危化品的泄(洒)漏、燃烧、爆炸等严重危害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按就近救援的原则,应急救援指挥部首先组织运输人员自救,同时向永川区应急指挥部通报事故情况,请求应急救援。
6预防与预警
6.1预防机制
(1)建立南大街街道应急救援指挥部监控、涉及环境风险物质企业预防、专业队伍应急救援、专家咨询指导、社会参与的环境应急事件防控体系。
(2)建立环境应急事件救援指挥平台,实现协调指挥、预测预警、信息传输与处理、视频实时传输、会议和办公自动化;建立环境应急事件信息综合数据库。
(3)建立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和重大环境事故隐患预防的长效机制。南大街街道及其有关部门和涉及环境风险物质企业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管理制度和重大环境事故隐患巡视排查制度,切实落实各项防范治理措施。
(4)建立突发环境事件评价、评估体系,对重大环境风险源要实施重点监控。
(5)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依托,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技术和救援装备研究。鼓励社团组织、中介机构、危险化学品行业专家积极为安全生产工作献计献策。
6.2 环境突发事件预防规划
6.2.1高起点建设,街道辖区范围企业充分考虑应对可能的环境风险
首先,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应当从南大街街道辖区内的企业建设入手,指导辖区内企业高起点设计建设,组织专家审核辖区内企业建筑物及设备,提高对抗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从而降低可能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灾害风险。其次,南大街街道办事处要将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等作为防范环境风险的重点,预先考虑企业进入辖区过程中环境安全保障问题,维护环境安全。具体防范措施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总平面布置及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南大街街道的企业布置应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78-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有关规定及行业设计规范,同时满足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南大街街道总图布置应按功能进行相对集中布置,办公区布置主导上风侧,并尽量远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生产危险区。易燃易爆仓储、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装置不毗邻配电房。危险化学品布置于厂内边缘、全年主导下风向的方位。仓库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设有防止雨水设施。
2、自动控制设计方面安全防范措施
在可燃、有毒气体可能泄漏的场所,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以检测操作环境中可燃及有毒气体浓度。在易发火灾场所,根据其火灾危害特性设置感烟、感湿或手动按钮等火灾报警设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气体泄漏事故。
3、危险品物料泄漏的防范措施
(1)对各种危险品仓库,应视其储存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火灾爆炸危险性、物料有毒有害特征,分区布置,并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常用化学品贮存通则》的要求设置足够的安全防火间距。有毒物品严格按《毒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易燃易爆物料存贮区及高压设备,均设置防火防爆墙。
(2)各种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周边应设置物料泄漏截流沟,防止泄漏物料进入环境。设置事故水池,安装大型泡沫灭火系统,并保持周边消防通道的畅通。
4、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事故防范
南大街街道部分企业涉及氨、盐酸等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及使用,由于危险品的运输较其他货物的运输有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在运输中应特别小心谨慎,确保安全。
(1)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及时间,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减小危险物料的运输距离,速度按运输时间,降低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几率。同时根据运输危险品的物料特性和距离,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危险品的运输单位,事先须作出周密的运输计划和行驶路线,并制定危险品泄漏的应急措施。运输车辆应避免进入永川城区和本街道辖区范围内的居住、商贸等人口稠密区。
(2)危险品的运输车辆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查,司机通过培训并得到许可,持有有效证件,载有危险品的车辆必须注明危险品名称、数量、来源、性质、和运往目的地,须有专门单位人员押运。
(3)被装运的危险品必须在其外包装的明显部位按规定粘贴《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85)规定的危险品标志,包装标志的粘贴要正确、牢固。同时具有易燃、有毒等多种危险特性时,则应根据其不同危险特性同时粘贴相应的几种包装标志。以便一旦发生事故时,可以进行多种防护。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4)运输有毒和腐蚀性物品车辆的驾驶员和押运人员,在出车前必须检查防毒、防毒用品和检查工具是否携带齐全有效,在运输途中发现泄漏时应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在切断泄漏源时应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在切断泄漏源后应将情况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并积极协助前来救助的公安交通和消防人员抢救伤者和物质,是损失减至最小范围。
5、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
(1)控制与消除火源:南大街街道内特别是辖区内风险企业内应设置禁火、防爆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严禁在易燃易爆区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穿化纤衣服等。操作和维修等采用不发火工具,当必须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并制定方案,报主管领导批准并有监管人员在场方可进行。使用防爆型电器,严禁钢制工具敲打、撞击、抛掷。南大街街道在禁火、防爆区域安装避雷装置。
(2)安全措施:严格按照防火、防爆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按照规范设置消防系统,配置相应的魅惑装置和设施,并定期维护,保持完好。在易燃易爆物料可能泄漏区域安装可燃气体探测仪,并经产检查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设置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以利于自动预警和及时组织灭火扑救。要正确佩戴相应的劳防用品和正确使用防毒过滤器等防护用具。
(3)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是否泄漏,消防通道、地沟是否通畅等。检修时,做好隔离,清洗干净,分析合格后,要有现场监护,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方能动火。
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措施
消防设施应与开发建设同步进行,各项建设必须执行国家有关防火规范,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提高预防和扑救能力。加强区域交通、通信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重特大火灾实施消防力量的区域调动。消防供水主要以城市供水管网为主,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消火栓系统,在配水管网建设时,应按同一时间发生两次火灾进行管网校核,保证充足消防用水,配水管网按照换装布置。
7、事故管理措施
南大街街道对涉及危险品运输、储存、使用等的企业,应严格执行《公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划》和《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及人员,从上路检查、途中运输、停车,直到事故处理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预防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和控制突发事故事态的扩大。对南大街街道企业危险品的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都要严格执行严格的监管。南大街街道涉及危险品的企业须向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备案,定期报告危险品的种类、数量、状态、储存方式、使用量、废物量、处置去向和执行危废转移联单执行情况,防范泄漏、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8、风险应急措施
(1)事故废气风险防范设施
本街道辖区内企业自投产后,凡涉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的企业均要在生产装置区、储罐区等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处设置了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报警仪器、可燃气体探测报警仪等,对废气污染源进行在线监控和预警;储罐周围设置围堰,收集事故泄漏废液;喷淋废水和消防废水能够进入事故污水拦截工程,保证长江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风向标、报警器的设置,确保突发事故下,工作人员能够按正确路线及时疏散和撤离。企业废气根据项目具体环评要求,设置大气和安全防护距离。
(2)事故污水拦截工程
南大街街道已构建了三级事故应急响应和风险防范体系,在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时,保证长江三峡库区环境安全的同时,实现南大街街道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三级防范体系分别为:
一级企业围堰:本街道辖区内企业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永川区生态环境局的要求,对车间、库房等危险化学品使用区,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围堤和围堰,杜绝危险化学品外泄。
二级企业级事故池收集及雨水管截流设施系统:本街道辖区内企业严格按照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永川区生态环境局的要求,设置围堰、事故池。
三级污水站收集和事故废水应急处理系统:超过本街道企业接收能力的事故水可通过南大街街道管网排至永川区城区污水处理厂具有事故水收集功能的调节池收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3)应急演练
根据调查,最近三年,南大街街道风险企业每年都组织了一次及以上应急演练,并留在相关演练资料、音频、视频资料。南大街街道风险企业不定期组织环保工作人员进行综合风险隐患排查并上报重庆市环境风险应急指挥系统(大数据应用)(风险管理)。
南大街街道也开展了临江河流域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模拟南大街街道内风险企业盐酸等风险物质泄漏流入临江河的情形。环保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开展清污工作,经过1个多小时的应急处置,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演练模拟了事故报告、启动预案、队伍集结、安全管制、物资供应、河面清污、事故调查等环保应急事件处理全过程,检验了相关协作单位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也验证南大街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本街道辖区范围内入驻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急演练,统计情况见表6-1。
表6-1 企业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统计
应急演练名称 | 演练主要内容 | 参演单位 | 演练时间 |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 风险物质泄漏事故 |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 每年7-9月 |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 | 风险物质泄漏事故 |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 每年7-9月 |
黄202井 | 气井坍塌、井喷 | 黄202井、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及辖区内所有社会单位、村(社) | 每年7-9月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 | 火灾、风险物质泄漏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及辖区内部分社会单位、村(社) | 每年7-9月 |
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 | 火灾、风险物质泄漏 | 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及辖区内部分社会单位、村(社) | 每年7-9月 |
6.2.2预防为主,入辖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常抓不懈
南大街街道范围内的各企业在建成投产中,应当大力培养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狠抓安全生产,将环境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南大街街道辖区内各企业根据环境风险高低要求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细则”、“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等。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和环境风险防范培训要求不少于1次/季度,企业不定期组织专家组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隐患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排查,要求不少于12次/年,并将排查情况上传重庆市环境风险应急指挥系统(大数据应用)-风险管理网站,详见表6-2。
表6-2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潜在环境风险企业环境风险自我防范计划表
序号 | 企业 | 涉及环境风险源类型 | 环境风险源监控和环境隐患排查 | 生产及环境风险分析评估 | 责任主体 |
1 |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 水环境 | 不少于12次/年 | 不少于12次/年 | 企业自身 |
2 |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 | 水环境 | 不少于12次/年 | 不少于12次/年 | 企业自身 |
3 | 黄202井 | 气井坍塌、井喷 | 不少于12次/年 | 不少于12次/年 | 企业自身 |
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 | 火灾、风险物质泄漏 | 不少于12次/年 | 不少于12次/年 | 企业自身 |
5 | 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 | 火灾、风险物质泄漏 | 不少于12次/年 | 不少于12次/年 | 企业自身 |
6.2.3 监管排查,对入园企业环境风险源进行有效监控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对辖区企业开展环境风险源调查,对产生、使用、运输、储存环境风险源的数量和分布进行有效的监控,不定期的对环境风险企业特别是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分厂)、黄202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等企业的环境风险源的有效监控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每年不少于12次。南大街街道办事处联合环境风险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的各种环境风险假设、分析与评估,以不断完善高环境风险企业的“安全生产细则”和“环境应急预案”,要求每年不少于1次,并将隐患排查上传重庆市环境风险应急指挥系统(大数据应用)-风险管理。详见表6-3。
表6-3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潜在环境风险入园企业环境风险自我防范计划表
序号 | 企业 | 涉及环境风险源类型 | 环境风险源监控和环境隐患排查 | 生产及环境风险分析评估 | 责任主体 |
1 |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 水环境 | 不少于12次/年 | 不少于12次/年 |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
2 |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 | 水环境 | 不少于12次/年 | 不少于12次/年 |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
3 | 黄202井 | 气井坍塌、井喷 | 不少于12次/年 | 不少于12次/年 |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
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 | 火灾、风险物质泄漏 | 不少于12次/年 | 不少于12次/年 |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
5 | 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 | 火灾、风险物质泄漏 | 不少于12次/年 | 不少于12次/年 |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
6.3 预警行动措施
6.3.1预警分级
按照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级分别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个级别,颜色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蓝色预警: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可能发生或引发一般突发环境事件致使生态破坏、少量人员中毒伤亡的。
黄色预警:情况比较紧急,可能发生或引发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或对长江干流可能造成污染,或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致使较大生态破坏、较多人员中毒伤亡的。
橙色预警:情况紧急,可能发生或引发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或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可能进一步扩大范围致使严重生态破坏、众多人员中毒伤亡的。
红色预警:情况危急,可能发生或引发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或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可能进一步扩大范围致使重大生态破坏、重大人员中毒伤亡的。
上述预警级别划分标准,环境保护部或市生态环境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6.3.2预警行动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及时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研判,预估可能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发布相应级别对应颜色的预警公告;
(2)迅速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控制事件苗头;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联系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的有关场所,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的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6.3.3预警信息发布与解除
对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状况,由应急办公室向南大街街道紧急发布,提前做好环境事件预防工作。根据市、区365网站是正规平台吗_365bet足球网_bt365博彩公告、上级职能部门的预警通知,由应急办公室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及要求。
待危机解除,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状况消除,由应急办公室向南大街街道发布解除预警通知。根据市、区365网站是正规平台吗_365bet足球网_bt365博彩公告、上级职能部门的预警通知,由应急办公室发布解除预警通知。
南大街街道及其有关部门、涉及危险化学品或其它环境风险的企业接到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信息后,在采取相应预防行动同时,应立即上报南大街街道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在接到可能导致Ⅳ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要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做好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事态可能演化为Ⅲ级或Ⅱ级事故灾难时,应立即上报政府。
图6-1 预警启动流程
7 应急响应
7.1 信息通报
1、发生事故的南大街街道企业除积极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情况向南大街街道报告。报告电话:023-49832042、023-49831955,南大街街道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向区政府应急办报告。对量大或灾害性危化品事故应及时报警,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的环境污染事故报告电话为“023-49584716”,消防报警电话为“119”,海事救援报警电话为“12395”,医疗紧急救护电话为“120”。
2、报告和报警内容: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点、时间、危险化学品的名称、事故性质(泄漏、爆炸、火灾)、事故危害程度、报警人姓名、单位与联系电话、对救援的要求。
3、南大街街道接报人由南大街街道值班人员担任。登记报告人的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问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危化品的名称、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对救援的要求;按救援程序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并向区政府办公室、区生态环境局报告。
4、事件发生1小时内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7.2 前期处置
1、启动预案
接到环境突发事故报告后,经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启动本应急预案,由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办公室通知各成员单位及专业组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应急预案”和“企业预案”实施应急救援。
2、设立现场指挥部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事故现场设置现场指挥部以统一指挥、协调现场的救援工作。事故单位负责人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汇报情况,各专业组到达现场后向现场指挥部报到,以了解情况接受任务,并在靠近现场后部的地方设点,并随时与指挥部联系。
3、设置标志
现场指挥部、现场医疗急救点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以便于识别。须悬挂旗帜,悬挂的旗帜应用轻质面料制作,以便救援人员随时掌握现场风向。
4、各专业救援队伍在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要尽快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指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7.3 分级响应
按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事故(Ⅱ级)、较大事故(Ⅲ级)和一般事故(Ⅳ级)。
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南大街街道企业立即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南大街街道急救援指挥部。南大街街道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灾难范围及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
7.4 启动条件
下列情况下,启动本预案:
①发生南大街街道级突发环境事件或Ⅲ级以上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②接到南大街街道企业关于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增援请求;
③接到上级关于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增援的指示;
④南大街街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有必要启动;
⑤执行其他应急预案时需要启动本预案的。
7.5 响应程序
(1)进入启动准备状态时,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①立即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成立现场指挥部,收集事故有关信息,密切关注、及时掌握事态发展情况;
②召集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到现场做好应急准备;
③向区365网站是正规平台吗_365bet足球网_bt365博彩提出事故救援指导意见;
④提供相关的预案、专家、队伍、装备、物资等信息,组织专家会商救援方案。
(2)进入启动状态时,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①通知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收集事故有关信息,从现场采集事故相关化学品基本数据与信息;
②及时向区政府报告事故控制状况;
③组织专家咨询,提出事故救援协调指挥方案,提供相关的预案、专家、队伍、装备、物资等信息;
④派有关领导赶赴现场进行指导协调、协助指挥;
⑤通知有关部门做好交通、通信、气象、物资、财政、环保等支援工作;
⑥调动有关队伍、专家组参加现场救援工作,调动有关装备、物资支援现场救援;
⑦及时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应急救援信息,掌握公众反映及舆论动态,回复有关质询。
7.6 信息处理
南大街街道各企业和各级应急救援部门接到Ⅳ级以上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后要及时报南大街街道应急救援指挥部。
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掌握事故发展状态、救援工作进展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等信息,及时提出需要上级协调解决的问题和提供的支援。
南大街街道应急救援指挥部向区应急办上报事故信息。
7.7 指挥和协调
事故现场救援指挥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企业应当立即启动企业预案,组织救援,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由急救援指挥部成立现场指挥部,按照相关处置预案,统一协调指挥事故救援。本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指挥的主要内容是:
(1)根据现场救援工作需要和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力量的布局,协调调动有关的队伍、装备、物资,保障事故救援需要;
(2)组织有关专家指导现场救援工作,协助当地365网站是正规平台吗_365bet足球网_bt365博彩提出救援方案,制定防止事故引发次生灾害的方案,责成有关方面实施;
(3)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适时通知有关方面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协调事故发生地相邻地区配合、支援救援工作;
(5)必要时,商请部队和武警参加应急救援。
7.8 应急响应流程
应 急救援响应流程见图7-1。
图7-1 南大街街道应急响应流程图
7.9 预案联动
Ⅳ级响应:当南大街街道企业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由该企业管理人员采取企业内部的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或预处置),并把事故情况通报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
Ⅲ级响应:当南大街街道企业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由该企业管理人员采取企业内部的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或预处置),并把事故情况通报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启动南大街街道应急预案,做好协调、救助等工作准备。
Ⅱ级响应:当南大街街道企业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且扩大到该企业难以独立控制时启动。由该企业立即上报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由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启动南大街街道应急预案,并把事故情况通报永川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Ⅰ级响应:当南大街街道发生特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污染事故发展到超出南大街街道应急响应能力,扩大到南大街街道难以独立控制时启动。事故发生后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应及时报告重庆市永川区应急指挥部、永川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请求支援,由永川区应急指挥部启动永川区区级应急预案。同时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应根据情况向南大街街道内其他入驻企业工人及周边群众发布紧急通告,组织撤离。
8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
8.1 突发环境事故仅限于企业范围内
南大街街道内入驻企业发生一般环境事件发生后,影响范围在企业内,未影响到周边地区时事故单位及相关单位要立即采取措施,由事件发生企业相关负责人启动该企业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控制事态发展。
(1)当班员工发现异常情况后,应立即上报企业应急指挥部。由企业应急指挥部第一时间安排安全员和技术员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并获取现场情况,所报应急指挥部依据现场情况作出决定。启动企业应急预案,通知企业相关应急小组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立即采取关闭、停产、封堵、围挡、喷淋、转移等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蔓延扩散;隔离危险区,抢救受伤人员和在危险区人员等;组织无关人员撤离危险危害区域等。
(2)企业应急指挥部在启动应急预案后,在突发事件影响范围有可能超出企业厂界时,应及时向南大街街道进行报告,请求帮助。
(3)南大街街道接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应密切关注事情发展情况,根据具体事态大小决定是否启动南大街街道应急预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当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仅限于企业厂界时,则不需要启动南大街街道应急预案。
(4)当事件结束后3日内,该企业应向南大街街道提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事件经过、处置情况及事故后果,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存档备查。
8.2突发环境事故超出企业范围,在南大街街道范围内
南大街街道内入驻企业发生较大环境事件发生后,事件发生企业相关负责人启动该企业相应的应急预案后仍未控制住事态发展,影响范围超出企业厂界,但仍在南大街街道范围内。由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开展处置工作,同时报请南大街街道处置。
企业必须立即按企业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报警,并积极组织企业应急力量紧急处置。
南大街街道应急值班室接警后,迅速报告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启动南大街街道应急预案。
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立即召开会议,分析情况,提出现场监控、救援、污染处置、环境恢复的建议,为相关专业应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应立即通知该突发事件企业周边企业和地区群众紧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根据事件情况,使用南大街街道应急物资和调配周边企业应急物资对该企业进行援助。
该范围内的工业事故废水能够通过南大街街道市政管网收集后排入永川区污水处理厂的,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应立即通知永川区污水处理厂,启动污水处理厂有关应急预案,做好接纳事故废水的准备工作,做到处理达标后排放。同时通知临江河下游取有关企业负责人,启动临江河有关应急预案,时时关注事态情况,做好相关准备。
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在启动应急预案后,在突发事件影响范围有可能超出南大街街道范围时,应及时向永川区生态环境局进行报告,请求帮助。
当事件结束后5日内,该企业应向南大街街道提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事件经过、处置情况及事故后果;同时当事件结束后10日内,南大街街道办事处也应对该次突发环境事件做出书面情况汇报,并在南大街街道内进行通报,同时向永川区生态环境局进行汇报,相关文件均应存档备查。
8.3突发环境事故超出南大街街道范围
南大街街道内入驻企业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发生后,当事件超出南大街街道应急处置能力时,立即上报永川区政府、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报告,请求永川区政府启动区级应急预案。
(1)南大街街道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警后,迅速报告应急指挥部,同时向区政府报告,由区政府调度全区相关公共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派出相关环保、消防、公安、医疗等方面的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并立即通知南大街街道辖区内其他工厂和周边地区群众紧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邀请应急咨询专家组到应急指挥部开会,分析情况,提出现场监控、救援、污染处置、环境恢复的建议,为相关专业应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根据专家的建议,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2)当事件超出永川区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上报重庆市政府、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报告,请求启动市级应急预案。
(3)当事件结束后10日内,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应在南大街街道范围内内进行通报,详细说明事件经过、处置情况及事故后果;同时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向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提交书面报告,相关文件均应存档备查。
8.4现场区域划分及应急救援控制布局
危险化学品事故根据危害范围分为三个区域:
1、事故中心区域(重危区)
距事故现场0~500m的区域。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有危险化学品扩散,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人员急性中毒。
2、事故波及区域
距事故现场500~1000m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和损坏。
3、受影响区域(警戒区)
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8.5无关人员及群众的紧急疏散
根据突发环境事故的类别、当时的气象条件,初步判定可能影响范围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无关人员及群众安全、有序和高效的紧急疏散。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如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程序(包括疏散组织、指挥机构、疏散范围、疏散方式、疏散路线、疏散人员的照顾等)。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域后,应尽快去除受污染的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
对于企业级环境事故,紧急疏散地为厂区内的安全地带;对于南大街街道级环境事故:紧急疏散地为南大街街道内的空旷地带,包括道路、临时闲置地块、绿化地块等场所;对于跨区域环境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及时联系指挥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指挥部的决策指示,快速开辟事故地紧急疏散场所。
对于永川区级及以上级别的环境事故,如黄202井发生井喷、坍塌事故引起的天然气、页岩气泄漏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街道应急指挥部则应听从永川区政府和重庆市365网站是正规平台吗_365bet足球网_bt365博彩的应急疏散要求,组织街道范围内除抢险人员外的其它人员,按照上级应急指挥部的疏散要求,撤离至安全地带,并在上级领导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开展应急援救工作。
8.6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及其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防酸碱型防护服和空气呼吸器等;同时做好现场毒物的洗消工作(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8.7 现场急救重点
1、抢救人员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千方百计抢救现场被困人员。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承担抢救任务的人员要保护好自身安全。医疗抢救人员要视情况在现场及时进行必要的抢救,并快速、安全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医院全面抢救。
2、排险与抢修工作
有效快速进行排险抢修是控制事故蔓延、消除事故的关键,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开展危化品爆炸、泄漏控制、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火灾扑救工作。尽可能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和泄漏,对现场泄漏物要及时采取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扑救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理化特性,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3、紧急输散警戒
化学品事故有可能对周围人员环境安全构成危害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将与应急救援无关人员沿上风向两侧进行紧急疏散到安全地点,并处于事故发生点的上风口。
4、抢险物资供应
抢救排险、抢修时所需物资是应急救援的必要保障,有关部门按照分工要有充分准备,一旦需要能及时调运,投入现场救援需要。
8.8应急处置终止
8.8.1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符合环境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得到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内;
(3)事件已造成的危害已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并且尽可能低的水平。
8.8.2终止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8.8.3终止后行动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有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2)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3)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8.9应急监测方案
8.9.1应急监测能力
(1)永川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简介
永川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属国家二级环境监测站,监测站配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气象色谱仪、红外分光测油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OD测定仪、DO测定仪、多功能水质分析仪、纯水机、大气自动采样仪、烟尘烟气测试仪、噪声自动监测仪、应急监测设备、无菌实验室、监测车等监测仪器和设备。
(2)南大街街道应急监测可能涉及的监测因子
①大气监测因子:SO2、NO2、PM10、NH3、HCI、VOC、CO、苯系物等。
②水环境监测因子:COD、动植物油、石油类、NH3-N、Cu、Pb、Hg等。
(3)结论
根据永川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的设备、人员配置,当南大街街道发生风险事故时,针对各种污染因子,永川区生态环境监测站能够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
8.9.2应急监测方案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是应急预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启动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1)监测机构
南大街街道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可委托永川区生态环境监测站承担,南大街街道应急救援指挥部危化品侦检组协助永川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应急监测工作。
(2)监测计划
① 大气环境应急监测计划
监测项目:事故发生后扩散到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监测布点:根据事故发生时风向,在事故源周围500m~5000m范围进行布点;
监测时间:事故发生后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连续监测,直到各监测点有毒有害物质达到相关环境标准。
② 水环境应急监测计划
监测项目:事故发生后排入污水管线的有毒有害物质;
监测布点:污水处理站排放口、排放口下游水体;
监测时间:对污水团过境地点每2h监测一次,污水团上游每天监测2次,直到污水团过境地点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达到相关环境标准。
(3)监测数据的报告和发布
监测数据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和永川区生态环境部门汇报,应急领导小组据此展开相关应急措施。
8.10应急后期处置
应急后处理与环境恢复措施主要是大气、受污染土壤和水体的恢复,以减缓风险事故对环境造成持续性的危害。
废水:主要包括污水管道泄漏污水、消防废水等形成的混合废水,事故现场混合废水利用收集管网全部收集进入南大街街道工业污水处理厂,然后根据污染物类型进行针对性预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
废气:通过及时控制污染源,以减轻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对已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可采用喷淋、大气自然扩散等方式予以消减。
固废:一般固废由南大街街道配合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清理外运;危险固废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处理公司收集后处理。
9 应急保障设施(备)与物资
9.1经费及其他保障
南大街街道划拨一部分费用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保障基金,专款专用,保证应急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及时到位。南大街街道指挥部负责调度入驻企业的应急物资。
9.2南大街街道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设施(备)、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和物资、通讯器材、堵漏器材、废水收集池、应急事故池等由南大街街道入驻企业自备,并明确由专人负责该类设施(备)和物资的存放点,详见表9-1。南大街街道潜在风险企业关键应急装备、物资一览表详见表9-2。
表9-1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关键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物资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存放地点 | 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有效期 | 备注 |
1 | 常备联络轿车 | 1辆 |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长期有效 | 调派 |
2 | 扩音喇叭 | 2套 | 南大街街道办公室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长期有效 | 常备 |
3 | 对讲机 | 5套 | 南大街街道办公室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长期有效 | 常备 |
4 | 警戒隔离带 | 5套 | 南大街街道办公室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长期有效 | 常备 |
5 | 警示锥形桶 | 10套 | 南大街街道办公室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长期有效 | 常备 |
6 | 应急照明灯 | 3套 | 南大街街道办公室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长期有效 | 常备 |
7 | 安全帽 | 30个 | 南大街街道办公室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长期有效 | 常备 |
8 | 防毒面具 | 5个 | 南大街街道办公室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长期有效 | 常备 |
9 | 护目镜 | 5个 | 南大街街道办公室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长期有效 | 常备 |
10 | 防护服 | 5套 | 南大街街道办公室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长期有效 | 常备 |
11 | 应急拦截坝 | 1座 | /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 | / |
12 | 永川城区污水处理厂 | 1座 | / | 王泽超 | 13883250786 | / | / |
表9-2 南大街街道潜在环境风险企业关键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物资一览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应急装备、物资、设施 |
1 |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 程相华 | 13638372872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2个、沙袋10袋、移动式潜污泵1个、吸附棉100片、防护服2套 |
2 |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 | 陶华 | 023-49862162 | 电话/座机1部;应急沙土等1m3;空气呼吸器2个;应急救援车辆2辆;应急手电筒6支;干粉灭火器33个;安全帽10顶;急救箱2个;消防水枪及消防栓3套;室外消防栓3个;专用消防扳手3个;手持式高音喇叭1个;全自动泄氯吸收装置1台 |
3 | 黄202井 | 王锦 | 13709097504 | 严格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以及《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SY6186-2007)等的相关要求,进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配备,并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站场/平台共6个,放空/放散系统6套、安全截断系统6套、站场/平台防爆、防雷、防静电设施6套、所有容器和管道均按《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13)标准执行,达到Ⅱ级进行了防腐设计;超声波探伤检查系统6套;无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若干;井控放喷管、测试放喷管设置点火系统,配备手动、自动和高压高能电子点火。对紧急撤离区内500m的居民定期发放宣传册普及安全知识,内容应有危害程度、防范应急救护措施。对500-3000m范围居民发放宣传册普及安全知识,内容应有危害程度、防范应急救护措施。井场配备高音喇叭,以便及时报警和通知疏散周边居民。井场钻开气层前通知永川区医院、消防队各方面救援保障力量以及钻井队主管部门、开发事业部的应急救援单位。进入油气层前,应落实和当地政府和医院、消防部门取得联系;一旦发生井涌、井喷的危险情况以便及时报警。与各单位、部门的报警联系主要采用值班专用通信电话和手机。井场配备防毒、医疗、消防、疏散等应急设施。钻开气层前通知当地医院、消防队、医院等方面救援保障力量以及钻井队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开发事业部的应急救援单位。 |
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 | 朱蔚 | 应急救援车3辆;消防车1辆;对讲机4台;可燃气体测试仪2台;吸油毯30袋;粘贴式堵漏工具1套;金属堵漏套管1套;油库专用防爆工具箱2套;消油剂30桶;消油剂喷洒设备1台;手抬机动消防泵1台;消防式长管呼吸器1台;防爆移动灯2台;全方位自动泛光工作灯1台;防毒面罩10个;红外测温仪2台;折叠式担架2架;应急医药箱2个;防汛专用沙袋200个;消防移动炮1台;消防隔热服6套;消防链据1台;消防圆盘锯1台;空气呼吸器2具;消防腰斧4把;保险绳60米;抱箍法兰盲板石棉垫各1桶;泡沫液370桶;灭火器104具 | |
5 | 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 | 王雨旺 | 19923862390 | 沙包沙袋20套、总闸2个、紧急按钮16个、水工材料(彩条布)6块、吸附棉2箱、隔油池2个、应急空桶4个、油气回收装置2套、日常防护用具(安全帽、手套、工作服、安全鞋、防尘口罩等)20套、防火服4套、自主呼吸面具12具、急救箱2个、通讯设备(对讲机、手机、固定电话、上网电脑)2套、消防物资2套(手提式干粉灭火器32个、推车式灭火器4台、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4个、消防沙4方、灭火毯8床等,消防水管、喷头6组)、应急灯4盏、吸油毡4床。 |
10 环境应急培训及演练
10.1 应急培训
10.1.1 企业应急培训
企业定期组织职工培训,让职工熟知本企业的应急内容,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清楚岗位是否有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如何使用防护用品,如何逃生。
10.1.2 抢救排险组培训
区消防队、企业救援队由区应急部门负责培训,让每位消防人员熟悉企业运输、储存、使用的化危品特性,在事故抢险中能熟练、准确使用消防、排险的设施、设备、物资。
10.1.3 公众培训
村、社区和南大街各社会单位的培训由南大街道办事处负责,具体由南大街道建环中心承办。以宣传资料、版报等形式进行了宣传培训,培训应急小分队和村、居委会骨干,再对公众讲解预防、自救知识,培训内容由区生态环境局制定。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重庆市和永川区的环境应急专家库专家进行技术培训。
黄202井:着重在钻含气层前的演练,把井口周边500m范围内居民纳入培训、演练队伍。井队安全监督要对井队全体员工进行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对组织人员向井场附近居民宣传井喷的危害及相关知识。井队队长及安全员负责指定应急培训计划,定期对应急组织机构成员和应急保障系统、应急信息的有关人员进行综合性应急培训并作好培训记录。应急演练应每个月开展一次,进入气层后半个月开展一次,通过演练掌握应急人员在应急抢险中对预案的熟悉程度和能力,二是加强抢险应急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查是否备足所需应急材料。安全距离内居民进行公众教育,发宣传册。钻井工程前,要向可能危及居民安全范围内(井口周边3000m)进行安全知识和遇紧急情况时的应急预案教育,提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撤离要求。施工单位应主动联系当地政府,对紧急撤离区及一般撤离区范围内的居民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内容应有危害程度、防范应急救护措施,内容应有危害程度、防范应急救护措施。
10.2 应急演练
10.2.1 企业应急演练
1、一般企业应急演练
组织本企业的职工,专(兼)职救援队开展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不得少于2次。
黄202井应急演练
黄202井要定期组织周边居民进行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2次。演练的主要内容如下:
紧急撤离区:严格执行及时点火的原则,5min内泄露的天然气浓度不会危及井场周边农民的身体和健康。单位为了确保周围居民的健康,应立即撤离井口外500m范围内的居民,至固井完成。撤离路线应根据钻井井场风向标,沿发生事故时的上风向方向进行撤离,保证全部及时通知撤离。
一般撤离区:本项目500m外为危害健康区域,为一般撤离区。根据事发后现场具体情况,可调整撤离范围,如有必要,可撤离500~3000m 范围内的居民。
在发生事故时应自发和在应急组织机构的带领下及时撤离。撤离路线应根据钻井井场风向标,沿发生事故时的上风向方向进行撤离。由于涉及人员多,应通过应急组织机构负责组织撤离,通过广播系统和电话系统通知。由于远处居民不能看到风向标,在通知撤离时要由专业人员根据风向标说明撤离方向。可通过广播系统和电话系统通知,应通过协调村委会通过电话通知到小组,各组至少设立2个联络点。小组负责人指定4人负责通知小组内的居民。
10.2.2 南大街街道应急演练
南大街街道应急演练每年不得少于1次。
10.2.3 区级应急演练
根据区应急办要求,南大街街道参加永川区应急演练每年不得少于1次。
11 奖惩
南大街街道应急指挥部依据应急过程中情况的事迹对相应人员进行奖惩,对事故责任人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追究相应的责任。
11.1奖励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着的;
(2)对防止或挽救突发环境事件有功,使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3)对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着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11.2惩罚
惩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分为: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通报批评;罚款;辞退等。在追查突发环境事故产生原因时,根据各情况,责任到人,由南大街街道领导经讨论后决定给予相关人员不同力度的惩罚。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而引发环境事件的;
(2)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的;
(3)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的;
(4)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5)盗窃、贪污、挪用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6)阻碍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8)有其他对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12 预案的评审、更新、备案和发布
12.1 预案的评审
1、由办事处组织进行预案编制,完成后邀请重庆市专家库专家进行评审;
2、专家评审通过后,上传重庆市环境风险应急指挥系统(大数据应用)-风险管理平台,报重庆市永川区环境监察支队备案;完成评审后抄送到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
12.2 预案的更新、备案
原则上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但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及时修订:
(1)日常应急管理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2)训练、演习或实际应急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3)组织机构、人员及通讯联络方式发生变化;
(4)应急设备和救援技术发生变化;
(5)南大街街道规划、入驻企业类型等发生变化;
(6)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
(7)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公司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
预案修订完后需进行报备:南大街街道应当于环境应急预案修订后30日内将新修订的预案报原预案管理部门重新备案;预案备案部门可以根据预案修订的具体情况要求修订预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修订后的预案进行评估。预案经批准后,应分发给有关部门和单位企业,并建立发放登记,记录发放时间、发放分数、接受部门、接收时间、签收人等有关信息,并按规定报当地环保管理部门备案。
12.3 预案发布
本预案(第一次)发布日2022年10月30日,抄送南大街街道有关部门单位企业,2022年11月1日生效实施。
13 附则
13.1名词与术语定义
(1)突发环境事件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危险物质
指《危险化学品名录》和《剧毒化学品名录》中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品.环境污染事故。
(3)环境风险源
指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4)环境敏感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5)应急救援
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的措施。
(6)应急监测
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7)应急预案
指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预先制定的、有关预防预警、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等一系列应急行动的方案。预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资、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行动。
(8)应急演练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
(9)后期处置
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
13.2:应急联络
附表1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系电话一览表
单位 | 应急 岗位 | 姓名 | 平时岗位 | 手机 |
应 急 指 挥 部 | 总指挥 | 彭万明 |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 13883663081 |
副总指挥 | 杨寿兵 | 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 13709400558 | |
戴军 | 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武装部部长 | 15923911116 | ||
陈瑞东 | 办事处副主任 | 13500338680 | ||
朱 旎 | 办事处副主任 | 13896077547 | ||
王 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开发事业部法人代表 | 13709097504 | ||
综合组长 | 王建军 | 街道党政办主任 | 13883069298,49832042 | |
应急救援组组长 | 张 建 | 街道建环中心(负责环保工作) | 13808314485 49831955 | |
应急疏散组长 | 刘定勇 | 街道应急办主任 | 13629793029 | |
成员 | 余季明 | 街道经发办主任 | 13983838911 | |
王泽超 | 街道建环中心主任 | 13883250786 | ||
周明莉 | 街道财政办主任 | 13983871755 | ||
钟堡 | 街道纪工委副书记 | 17726214055 | ||
冉涛 | 街道民政办主任 | 13896103979 | ||
刘新春 | 街道综合执法办主任 | 13667637611 | ||
郑加强 | 街道综合执法办(负责武装工作) | 13983620771 | ||
吴至君 | 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 13883131448 | ||
艾春华 | 街道卫健办主任 | 13527320071 | ||
罗辉 | 街道社保所所长 | 13883871630 | ||
张明成 | 街道规环办主任 | 17347670550 | ||
刘 刚 | 街道农服中心主任 | 13637743269 | ||
李国江 | 街道农服中心(负责林业工作) | 13983376369 | ||
白 亮 | 街道农服中心(负责畜牧工作) | 13500304018 | ||
曾维刚 | 街道农服中心(负责水利工作) | 13509412200 | ||
刘戟 | 南大街派出所所长 | 13996009688 | ||
唐泽念 | 南大街红十字医院院长 | 15023162091 | ||
黄昌兵 | 南大街市场监管所所长 | 15213067873 | ||
胡晓华 | 南大街教管中心 | 18908363866 | ||
石俊安 | 国土城区所所长 | 13983497646 | ||
罗 波 | 大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 13996008077 | ||
刘国生 | 小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 13752871688 | ||
张洪元 | 谭家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 13608942910 | ||
吴 川 | 八角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 13883050753 | ||
蒋子禄 | 兴隆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 13883328638 | ||
吴至惠 | 代家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 13996008929 | ||
李向阳 | 黄瓜山村第一书记 | 13996480003 | ||
魏长平 | 永隆场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 | 13983251248 | ||
孔德祥 | 黄文场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 | 13609410909 | ||
郭灵姗 | 小桥子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 | 13667667774 | ||
范宏玲 | 兴南路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 | 13883902768 | ||
夏 勤 | 火车站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 | 18883724733 | ||
张 琴 | 泸州街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 | 13527339593 |
附表2 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表
序号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备注
1
重庆市永川365网站是正规平台吗_365bet足球网_bt365博彩
023-49822221
2
永川区生态环境局
023-49584710
3
永川区应急局
023-49862275
4
急救电话
120
5
火警电话
119
6
匪警电话
110
附表3 救援单位及联系电话
序号 | 企业名称 | 救援小组 | ||
人数(人) | 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
1 |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 12 | 程相华 | 13638372872 |
2 |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三水厂) | 10 | 陶华 | 023-49864329 |
3 | 黄202井 | 30 | 王锦 | 13709097504 |
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永川油库) | 30 | 吴恩海 | 023-67325657 |
5 | 中铁建重庆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永泸高速永川兴隆服务区(南、北侧)加油站 | 14 | 王雨旺 | 19923862390 |
附表4专家库名单及联系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务/职称 | 工作单位 | 联系电话 | 咨询业务 |
1 | 王中奎 | 男 | 副站长 高级工程师 | 永川区环境监测站 | 49584703 13883498488 | 化学工程 |
2 | 谈锦川 | 男 | 高级工程师 | 永川区环境监测站 | 13983440441 | 环境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 |
3 | 林晓毅 | 男 | 化工高级工程师 | 重庆中明港桥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85356180 13883917558 | 化学工程 |
4 | 蔡照凯 | 男 | 化工高级工程师 | 重庆兰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13983250933 | 化学工程 |
5 | 张样盛 | 男 | 环境监测高级工程师 | 永川区环境监测站 | 49584703 13452309524 | 环境监测 |
附件1:南大街街道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危险特性
附件1-1 草甘膦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产品名称 | 草甘膦;农达;N | (膦酸甲基)甘氨酸;时拔克 | |
英文名称 | Glyphosate;rounduuuuup(monsanto);spark | ||
分子式 | (HO)2P(0)CH2NHCH2COOH | ||
相对分子量 | 16908 | ||
理化性质 | 表观密度为0.5,熔点约230℃,纯品为无色细针状晶体纯品为白色固体。难溶于一般有机溶剂;25℃时,在水中溶解度为1.2%。通常制成草甘膦胺盐,如异丙胺盐、二甲胺盐等,也可制成钠盐,才具有除草活性。草甘膦盐能溶于水。 | ||
草甘膦含量 | ≥95% | ||
干燥减量 | ≤10% | ||
水不溶物 | ≤0.2% | ||
用途 | 草甘膦制剂是高效、低毒、广谱、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草,而且还能防治多年生杂草,广泛用于农业、林业、果园、更新、铁路、机场等非耕地及免耕田除草,不易被土壤淋溶,的营养成分。 | 不仅能防治一年生杂茶园、橡胶园、牧场其降解产物还是植物 | |
毒性 |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320mg/kg,家兔急性经皮LD50>5000mg/kg(7940mg/kg)对兔皮肤和眼有轻微刺激作用。以2000mg/kg剂量喂养的鼠90d,无异常症状。动物实验未见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鳟鱼LC50大于1000mg/L,水蚤780mg/L。对蜂和鸟低毒。 | ||
包装与运输 |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复合塑料瓶或铝瓶外普通木箱;塑料瓶、两层塑料袋或两层牛皮纸袋(内或外套以塑料袋)外瓦楞纸箱。 运输时包装所用的麻袋、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 ||
储存方法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附表1-2 氨水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 中文名:氨水 | 英文名:AmmoniumHydroxide | 分子式:NH3·H2O | |
理化性质 | 外观与形状:无色透明液体 | |||
相对密度(空气=1):0.91 | 熔点(℃):>-77 | 饱和蒸汽压(KPa): 1.59kPa(20℃) | ||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 | ||||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化肥。 | ||||
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碳化氨水的腐蚀性更加严重。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对木材也有一定腐蚀作用。属于危险化学品,危规号82503。 | ||||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 ||||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如果身体皮肤有伤口一定要避免接触伤口以防感染。 | ||||
包装与储运 |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 |||
泄漏处理 |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 |||
消防处理 |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
附表 1-3 多效唑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产品名称 | 多效唑 |
英文名称 | Paclobutrazol |
分子式 | |
相对分子量 | 29379 |
理化性质 | 熔点:165-166℃, 蒸气压:0.001mPa(20℃), 密度:1.22g/ml,KowlogP=3.2, 溶解度:水26mg/L(20℃),丙酮110,环己酮180,二氯甲烷100,己烷10,二甲苯60,甲醇150,丙二醇50(g/L,20℃), 稳定性:20℃保存2年以上,50℃以上保存6个月,pH4-9不水解,紫外光下不分解(pH7,10天) |
用途 | 将其兑水对秧苗喷洒后,能阻止秧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滋生。秧苗外观表现为矮壮多蘖,根系发达。 |
毒性 | 中毒症状:无全身中毒报道。 急救治疗:如误服应催吐然后对症治疗。 每日允许摄入量:0-0.1mg/kgbw 急性经皮LD50:>1000mg/kg 急性经口LD50:2000mg/kg 中国毒性:低毒 国外毒性:(Slightlyhazardous轻度危害)LD50大鼠(mg/kgbw),经口固体(>500)液体(>2000)经皮固体(>1000),液体(>4000) |
附表1-4 禾草丹乳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产品名称 | 禾草丹乳油 |
化学名称 | thiobencarb |
分子式 | |
相对分子量 | |
理化性质 |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内吸传导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根部和幼芽吸收,作土壤处理剂使用,对水稻安全,对稗草有优良防治效果。 |
用途 | 适用范围适用于水稻、麦类、大豆、花生、玉米、蔬菜田及果园等防除稗草、牛毛草、异型莎草、千金子、马唐、蟋蟀草,狗尾草、碎米莎草、马齿草、看麦娘等。 |
毒性 | 毒性 对人畜低毒 。大鼠急性口服 LD50 为 1300 毫克/公斤 ,急性经皮 LD50 为 2900 毫克/公斤 。慢性毒性试验未发现异常 ,对鸟类低毒 。 剂型 50% 、 80%乳油 、 10% 颗粒剂 。 |
附表1-5 柴油安全技术特性表
标识 | 中 文 名 | 柴油 | 英 文 名 | Diesel oil |
理 化 特 性 | 凝 固 点 | -35~10℃ | 相对密度(水=1) | 0.87~0.9 |
外观性状 | 稍有粘性的浅黄色至棕色液体 | |||
稳 定 性 | 稳定 | |||
主要用途 | 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 |||
燃 爆 特 性 | 闪 点 | >60℃ | 爆炸极限 | 1.5~4.5% |
自 燃 点 | 277~250℃ | 最大爆炸压力 | 0.813MPa | |
火灾危险类别 | 丙 |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 | T3/ⅡΑ | |
危险特性 |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
灭火剂种类 | 泡沬、干粉、沙土、CO2 | |||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 毒 性 | 具有刺激作用 | ||
健康危害 | 对皮肤、眼、鼻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柴油会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柴油蒸汽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 |||
皮肤接触 | 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及清水彻底冲洗。 | |||
眼睛接触 |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 |||
吸 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予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
食 入 | 误食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就医。 | |||
泄漏 处理 |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油料,然后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若大量泄漏,则利用围堤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
附表1-6 天然气危险特性表
标识 | 中文名 | 甲烷 | 英文名 | Methane:Marsh gas | ||||
分子式 | CH4 | 危规号 | 1971 | |||||
UN编号 | 21007 | |||||||
理 化 特 性 | 相对密度 [水=1] | 0.42(-164℃) | 相对密度 [空气=1] | 0.55 | ||||
外观性状 | 无色无臭气体,具有易燃性。 | |||||||
溶解性 | 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 |||||||
沸点,℃ | -161.5℃ | 熔点,℃ | <-182.5℃ | |||||
稳定性 | 稳定 | |||||||
燃 爆 特 性 | 闪点,℃ | -188 | 爆炸极限 | 5.3~15% | ||||
引燃温度,℃ | 538 | 最大爆炸压力(Mpa) | 0.7170 | |||||
火灾危险类别 | 甲 |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 | T1/IIA | |||||
危险特性 |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接触有剧烈反应。 | |||||||
灭火方法 |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 |||||||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 急性毒性 | LD50(mg/kg,大鼠经口) | / | LC50(mg/m3,大鼠吸入) | / | |||
健康危害 |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 | — | ||||||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令人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 ||||||||
防护处理 | 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现场严禁动火,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高浓度作业区,须有人监护。 | |||||||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
泄漏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安全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 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气源。合理通风,加速 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如可能将漏出的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或装设适当喷头烧 掉。可以将漏气设备移至空旷处,并妥善处理。 | |||||||
储存运输注意事项 | 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轻装轻卸。 | |||||||
识别结果 | 易燃、易爆 |
附表1-7盐酸的物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
标识 | 中文名:盐酸 | 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 CAS号:7647-01-0 | |||||||||
分子式:HCl | 分子量:36.5 | 违规号:81007 | ||||||||||
理化 性质 |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 |||||||||||
熔点(℃) | -114.8 | 沸点(℃) | 108.6 | |||||||||
饱和蒸气压 | 30.66/21℃ | 燃烧热KJ/mol | / | |||||||||
相对密度(空气=1):1.26 | 相对密度(水=1):1.2 | |||||||||||
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 ||||||||||||
毒 性 与 危 害 | 侵入途径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
毒性 | LD50:LC50: | |||||||||||
健康危害 | 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黏膜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疼、头晕、胸闷等。长期接触导致牙齿酸蚀症,皮肤接触引起灼伤,口服硝酸,引起上消化道剧痛,烧灼伤以及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伤、休克以及窒息等。 | |||||||||||
急救方法 |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 |||||||||||
燃烧爆炸危险性 | 燃烧性 | 不燃 | 燃烧分解物 | / | ||||||||
闪点(℃) | / | 爆炸极限 | / | |||||||||
危险特性 | 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 | |||||||||||
建规火险分级 | 乙 | 稳定性 | 稳定 | 聚合危害 | 不聚合 | |||||||
禁忌物 | 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水 | |||||||||||
储运条件及泄漏处理 |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易燃、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接触,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容器内。小量泄漏:将地面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排入废水处理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堰或挖坑收集,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业收集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危废处理厂处置。 | |||||||||||
灭火方法 |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或用大量水扑救。 |
附表1-8三氯化铝(无水)安全技术特性表
标识 | 中文名 | 三氯化铝(无水) | 英文名 | Aluminium trichloride | |||
分子式 | AlCl3 | 危货及UN编号 | 81045:1726 | ||||
理化性质 | 相对密度[水=1] | 2.44 | 相对密度[空气=1] | —— | |||
熔点℃ | 190(253kPa) | 沸点℃ | —— |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醇、氯仿、四氯化碳,微溶于苯 | 稳定性 | 稳定 | ||||
外观性状 | 白色颗粒或粉末,有强盐酸气味。工业品呈淡黄色。 | ||||||
燃爆特性 | 闪点,℃ | —— | 爆炸极限 | —— | |||
引燃温度,℃ | —— | 最大爆炸压力,MPa | —— | ||||
火灾危险类别 | 戊 |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 | —— | ||||
危险特性 | 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具有腐蚀性。 | ||||||
灭火剂种类 | 干燥砂土,禁止用水。 | ||||||
毒性及健康危害 | 急性毒性 | LD50(mg/kg,大鼠经口) | 3730 | LC50(mg/m3,大鼠吸入) | —— | ||
健康危害 |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 | 中国未制定标准 | |||||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可引起支气管炎,个别人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误服量大时,可引起口腔糜烂、胃炎、胃出血和粘膜坏死。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咳嗽、鼻塞、胸痛等在症状。 | |||||||
防护处理 |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量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
泄漏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做好标记,待处理。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 ||||||
储存 运输注意事项 |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燃或可燃物、碱类、潮湿物品等分开存放。不宜久存,一面变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搬运要妥善遮盖。 |
附表1-9白油安全技术特性表
标识 | 中文名 | 白油 | 危货及UN编号 | |||||||
主要成分 | C16~C31的正异构烷烃的混合物 | 分子量 | 250~450 | |||||||
理化特性 | 相对密度[水=1] | 0.831~0.883 | 相对密度[空气=1] |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味,具有润滑性。 |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和乙醇。 | |||||||||
沸点,℃ | 熔点,℃ | |||||||||
燃爆特性 | 闪点,℃ | ≥130℃ | 爆炸极限,%(V/V) | |||||||
引燃度,℃ | 临界压力,MPa | |||||||||
火灾危险类别 |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 | |||||||||
危险特性 | 温度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均有引燃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或爆炸危险。 | |||||||||
灭火方法 | 灭火剂:二氧化碳﹑干化学粉末、泡沫、砂、泥土或水雾(不可用水喷射) | |||||||||
毒性及健 | 急性毒性 | LD50(mg/kg, | ―― | LC50(mg/m3,大 | ―― | |||||
康危害 | 大鼠经口) | 鼠吸入) | ||||||||
健康危害 | 吸入:吸入大量挥发气体会感觉眩晕。眼接触:有刺激感,损伤视力 | |||||||||
操作注意事项 |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建议使用脂枪加脂,如意外注射使皮肤受伤,应送医治疗。眼接触:张开眼皮,以洁净清水冲洗,如刺激持续,建议看医生。食入用清水洗胃稀释,毋须诱发呕吐,如大量入肚确感不适,需立即就医。 | |||||||||
泄漏应急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防 止火花产生,除处理备油人员外,从速撤离现场,避免吸入油雾;小量泄漏:用 砂泥土或木屑吸收溢出的油,然后移至安全地点。根据有关法例处理,后以大量水冲洗被沾污的地方大量泄漏:以砂或泥土截溢油蔓延,防止溢油流入下水道。如有可能,将溢油以槽罐截起,随后处理,或按“小量泄漏”方法处理。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
储运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容器必须加盖密封,减少挥发量;避免日光照射,置于低处放置;使用:轻拿轻放,使用者戴手套。特殊注意事项:避免过多接触,工作完毕后沐浴更衣。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
表8-10 甲烷物质特性表
项目 | 内容 | |||||||||
理化特性 | 中文名 | 甲烷 | 英文名 | methane;Marshgas | ||||||
分子式 | CH4 | 危险货物:UN编号 | 21007:1971 | |||||||
沸点 | -161.5℃ | 临界温度 | -82.6℃ | |||||||
相对密度(水=1) | 0.42(-164℃) | 相对密度(空气=1) | 0.55 | |||||||
外观性状 | 无色无臭气体 | |||||||||
溶解性 | 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 |||||||||
危险 性 参数 | 闪点 | -188℃ | 爆炸上限 | 15%(V/V) | ||||||
引燃温度 | 538℃ | 爆炸下限 | 5.3%(V/V) | |||||||
危险特性 |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 |||||||||
燃烧产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
灭火 | 灭火剂 |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 ||||||||
灭火方法 |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 |||||||||
毒性 及健 康危 害 | 毒性 | 属微毒类。小鼠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兔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 | ||||||||
健康危害 |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性窒息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 空气中达到25~ 30%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若不及时脱离 ,可致窒息死亡 。甲烷窒息浓度阈值按照 25%计,浓度值为176825mg/m3(来源于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 。 | |||||||||
短期 影响 | 皮肤接触 | 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 ||||||||
吸入 | 大量吸入蒸气可引起麻痹症状、兴奋、酒醉样,步态不稳并有恶心、呕吐等。吸入高浓度蒸气后,很快出现昏迷。少量吸入,则引起吸入性肺炎,出现剧烈咳嗽与胸痛。 | |||||||||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 泄漏应急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
皮肤接触冻伤 | 就医治疗 | |||||||||
吸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附 图1 南大街街道地理位置图
附
临时
江时 河时 临时 江时 黄202井 永川油库 重庆市山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大沟水库
图例
运输线路
兴隆服务区加油站
附
图例
应急物资储存点 应急疏散线路 图3 南大街街道应急物资储存点位及应急疏散线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