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关于政协重庆市永川区第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468号提案意见的复函
C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
关于政协重庆市永川区第十六届一次会议
第161-468号提案意见的复函
杨璐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智慧流域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永川区流域生态保护的提案》(第161-468号)收悉,感谢您对环保工作的关心,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区政府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为不断提升流域管理水平,达到永川流域水质目标,服务经济发展,构建宜居环境,我局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以数据为驱动的智慧流域管理体系。
一、初步建成了永川全流域数据监控平台。我局通过“临江河流域数据监控项目”,建设了6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和27个水污染、水资源自动监测站点,覆盖永川区5大流域、22个镇街,监测地表水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指标,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及管网液位等指标。接入已建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水文雨量、水质自动站共计170余个站点,其中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接入覆盖率约90%;除了集成各水环境管理要素在线监测数据外,还集成了永川全域的244条河流,多个重点工业污染源等相关数据,形成水环境管理数据库;为适应日常办公、现场巡查、工作调度等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了大屏、PC、APP等应用系统,提供信息查询、异常报警、水质预测、污染溯源、任务调度等服务。水利局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智慧河长管理信息系统一期项目建设,于2021年8月正式投用,实现相关数据查询展现,巡河,问题上报,可达到城区内巡河问题发现不超过1天,城区外巡河问题发现不超过1周,其中城外部分重点污染源问题发现不超过1天。以前难以及时发现的水质异常、污染超标排放等问题,通过本系统可以做到实时发现并自动报警。系统上线后,问题处置平均时长缩短了74%。通过本系统的使用,初步实现了河长制工作的数字化驱动、跨部门调度和协同、从问题发现到问题处置的业务管理闭环。建委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智慧排水系统,将重点排水户、管网、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统计管理,建立厂网一体的管理体系。
二、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实现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建委、市政等部门间的数据双向共享;建立了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调度机制。制订了《永川区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调度机制》,通过平台建立了分级报警体系,一旦出现报警,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联动处置;建立了网格专管员巡河机制。2021年1月,由永川区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重庆市永川区河长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永川区河库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的通知》(永临指办发〔2021〕4号),并不断结合工作实际,对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完善,目前我区已建立起较为固定的运行模式,设有网格员100余名,涉及水污染防治相关职能部门有区水利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区城市管理局、新城管委会、各产业促进中心和23个镇街。
虽然近年来,我区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提案中反应的问题仍然存在,我局将高度重视提案的合理建议,整合相关资源,继续加强自动监测网络及智慧流域建设:
(一)继续完善一体化在线监测站点。初步拟定了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大陆溪流域(吉安段)和九龙河流域一体化在线监测站点的方案,计划投入650万元,在大陆溪流域(吉安段)和九龙河流域重点区域建设12个一体化在线监测站点。
(二)推进智慧流域平台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基础,持续完善智慧流域平台功能,从信息查询、水质预警、网格员巡河等基础功能,向负荷估算、溯源分析、预测预演、措施分析及应急指挥功能发展。统筹全区水流域水环境管理平台建设,将水利局“智慧河长”、“智慧水利”,建委“智慧排水”等管理平台纳入一盘棋,实现资源整合,降本增效。
(三)持续推进多部门相互协调,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建委、河长办充分配合,协同共进。围绕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管理统筹调度,推进基础数据共享,完善协作机制,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
此复函已经蒋洪林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
2022年6月9日
联系人:陈刚
联系电话:023495847055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督查办。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办公室2022年6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