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区人大十七届六次会议第191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
关于区人大十七届六次会议第191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区农业农村委:
现将区人大第十七届六次会议第191号建议协办意见呈上,供贵委回复时参考。
近年来,我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农业农村工作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千沟万塘”黑臭水体整治为抓手,促进食用菌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排查污水来源。近年来,我局高度关注圣水湖园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积极督促镇街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圣水湖园区食用菌产业环保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污水治理力度。2020年,我局以“千沟万塘”整治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园区污水整治力度,督促和指导相关镇街对食用菌生产企业污水产生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掌握园区食用菌企业污水产生和排放情况,为下一步实施精准治理创造条件。从排查情况看,食用菌企业污水主要来源于两个环节:一是部分企业将原料露天堆放发酵,如遇雨水冲洗,部分污水经雨水沟流入处环境;二是生产周期结束后,企业对产菇房进行冲洗消毒、废弃物乱堆放规范雨期会产生面源污染。
(二)强化农膜回收监管。2020年,我局继续强力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将农膜回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督促区供销合作社严格落实《永川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试行)》(永川府办发〔2019〕79号)文件,进一步规范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加大农膜回收力度。区供销合作社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按月按季度进行了分解,细化了工作措施。2020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印发永川区各镇(街)2020年废弃农膜回收任务分解的函》(永供函〔2020〕1号)、《关于印发永川区2020年各镇街肥料等包装物回收任务分配表》的函(永供函〔2020〕13号),将废弃农地膜和农用包装物回收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镇街的年度目标考核,对加大食用菌产业废弃农膜回收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区已完成1个废弃农膜区级回收中心及加工中心建设,建镇街级回收站23个,实现了全区所有镇街全覆盖,已与村级综合服务社同步建村级回收点144个。2020年市级下达我区回收废弃农用包装袋35吨,实际回收43.43吨,完成任务124%。
二、存在问题
(一)由于食用菌衍生污水产生量小、废弃菌袋回收不方便,企业管理人员思想不重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做到全部回收仍有困难
(二)企业厂区管理规范,废弃物乱堆乱放,存在面源污染现象。
三、下步举措
(一)继续牵头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督促相关镇街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指导企业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开展污水收集与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将污水运到污水厂集中处理的方式,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二)持续强化废弃农膜回收工作,督促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大回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
(三)进一步强化执法检查力度,对园区企业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执法检查,加强厂区规范化管理,及时查处偷排直排污水行为,促进食用菌产业绿色发展。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
2021年3月19日
(联系人:陈刚,联系电话:02349584705,邮政编码: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办公室 2021年3月19日印发